《倡导现代学习》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春勤著
  • 出 版 社: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8141017
  • 页数:469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尝试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崇高精神学习观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学习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课堂学习、课外学习、解题学习、能力学习、技能学习、艺术与体育学习、学习心理指导等十一编,有如《倡导现代学习》、《立志报效国家》、《学习方法》、《学习意识》等三十章,有短文如《促进崇高精神成长》、《崇高精神学习观》、《学习的美学意识》等三百五十八篇。

第一编 倡导现代学习 1

第一章 倡导现代学习 1

1.1 倡导现代学习 1

1.2 立志报效国家 5

1.3 学习改变人生 7

1.4 立德、立功和立言 8

1.5 人皆可以成尧舜 10

1.6 君子止于至善 12

1.7 信念坚如磐石 13

1.8 责任重于泰山 15

1.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7

1.10 全力促进崇高精神成长 18

第二章 要学真本事,不做稻草人 22

2.1 要学真本事,不做稻草人 22

2.2 激发高成就的学习需要 25

2.3 我们一定要下苦功把数理化学好 27

2.4 及早给出《学习与职业生涯设计方案》 30

2.5 培养健全、和谐的自我意识 31

2.6 勇于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 33

2.7 解放自己的双手 34

2.8 让思想冲破牢笼 36

2.9 创造力从何而来 37

2.10 做一个学习的老实人 39

2.11 校风建设好了,学习便成功了一半 41

2.12 算一算时间账 42

第三章 给自己约法三章 45

3.1 给自己约法三章 45

3.2 选择良师益友 46

3.3 学习预则立,不预则废 48

3.4 学会有韵律、有节奏地学习 49

3.5 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51

3.6 坚持早起早睡 52

3.7 打学习的进攻战,不打学习的防御战 53

3.8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54

第二编 改造我们的学习 56

第四章 解放学习力 56

4.1 关于学习和学习力的一般理解 56

4.2 学习的生理机制推测 58

4.3 古代思想家的“知行结合”学习观 60

4.4 桑代克的“试误”说 62

4.5 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63

4.6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说 64

4.7 格式塔学派的“完形”论 64

4.8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说 65

4.9 奥苏贝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67

4.10 皮亚杰的“同化——顺应”学习观 69

4.11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70

4.12 赞可夫的“教学发展”论 72

4.13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73

4.14 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学习”理论 74

4.15 罗杰斯的“学会学习”理论 76

4.16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学习观 79

4.17 “知识技能(方法)化”学习观 81

4.18 “崇高精神”学习观 82

第五章 掌握学习方法 87

5.1 学习方法的一般理解 87

5.2 接受学习法 88

5.3 发现学习法 90

5.4 探究学习法 91

5.5 模仿学习法 93

5.6 讨论学习法 94

5.7 批判学习法 95

5.8 过度学习法 96

5.9 意义学习法 97

5.10 标杆学习法 100

5.11 案例学习法 101

5.12 步步为营学习法 102

5.13 实践学习法 103

5.14 研究学习法 104

5.15 团队学习法 105

5.16 钉子学习法 106

5.17 实(试)验学习法 106

5.18 吹毛求疵学习法 108

第六章 增强学习意识 109

6.1 学习的学习意识 109

6.2 学习的自我意识 110

6.3 学习的思想方法意识 111

6.4 学习的美学意识 112

6.5 学习的哲学意识 114

6.6 学习的学生意识 115

6.7 学习的自学意识 116

6.8 学习的概念意识 117

6.9 学习的问题意识 118

6.10 学习的时间意识 119

6.11 学习的选择意识 120

6.12 学习的应试意识 122

6.13 学习的高端意识 124

6.14 学习的创新意识 126

6.15 学习的数理一逻辑意识 127

第七章 熟悉学习策略 130

7.1 过度学习策略 130

7.2 学习的正向迁移策略 132

7.3 精准认知的学习策略 134

7.4 先人一步的学习策略 135

7.5 过细的学习策略 137

7.6 尊师的学习策略 138

7.7 学习的思想方法策略 139

7.8 学习的心理调节策略 141

7.9 学习的积累策略 142

7.10 学习的回归基础策略 143

7.11 健康——快乐的学习策略 145

7.12 学习的名列前茅策略 147

7.13 学习的具体化策略 148

第三编 牢牢地把握住课堂学习这一根本 150

第八章 牢牢地把握住课堂学习这一根本 150

8.1 牢牢地把握住课堂学习这一根本 150

8.2 狭义的课堂学习与广义的课堂学习 151

8.3 高水平课堂学习的若干特点 151

8.4 课堂有效学习与无效学习及二者的时间分布 153

8.5 始终把握住课堂学习主线 153

8.6 课堂显性学习和课堂隐性学习 155

8.7 课堂无效学习表现与无效学习分析 156

8.8 提早做好课堂学习准备,及时做好课堂学习总结 157

8.9 课堂学习“五环节” 158

8.10 概念认知准备愈充分,课堂学习的效果愈好 159

8.11 关于学法和教法的讨论 161

8.12 课堂学习交往与和谐班风的创建 162

8.13 课堂学习交往的方法 164

8.14 节约和放大课堂学习时间的艺术 165

8.15 发现课堂学习的“学习点” 166

8.16 成也经验,败也经验 167

8.17 把握好课堂学习细节 169

8.18 坚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170

第九章 恪守课堂学习的预习原则 172

9.1 恪守课堂学习的预习原则 172

9.2 如何克服预习困难 173

9.3 “大预习”“小、预习”和“泛预习” 174

9.4 课前预习的三个初级目标 175

9.5 课堂预习的三个高级目标 177

9.6 开放式预习法 178

9.7 自问自答预习法 178

9.8 宁可学得慢一些,但要学得准一些 179

9.9 重视预习后反思 180

9.10 撰写好预习笔记 180

第十章 对先生深鞠一躬以示敬意 182

10.1 对先生深鞠一躬以示敬意 182

10.2 尽快融入课堂学习情景 183

10.3 保持教室肃静 184

10.4 三种基本的课堂教学方法 186

10.5 提高课堂学习的知觉准确度和知觉速度 187

10.6 课堂上如何专心致志 189

10.7 准确感知、准确思考、准确识记 190

10.8 学会使用内部学科语言思考 192

10.9 动手做好课堂笔记 193

10.10 听课好比悟“道” 195

10.11 概念掌握和课堂练习 195

10.12 争得老师的当堂指导 196

10.13 如何克服课堂学习疲劳 197

10.14 重视课堂学习的“议” 198

10.15 做个好听众 199

10.16 深思熟虑后再说 200

10.17 掌握了也要动手练习 201

10.18 学会课堂反思 202

10.19 敏锐地领悟老师的练习指导 203

10.20 剖析典型示例并记住它 204

10.21 特别留心老师的即席演讲 205

10.22 不留疑难到课后 205

10.23 远离“上课学习愚蠢” 206

10.24 在课堂练习中熟练并掌握学科技能 207

第十一章 建立起课堂学习的“认知地图” 209

11.1 课后小结的目的 209

11.2 课后小结的两种形式 210

11.3 建立起课堂学习的“认知地图” 210

11.4 如何提高小结阅读效果 212

11.5 课后小结是解题的小结 213

11.6 给出“认知地图”的意义联系实例 214

11.7 小心地拓开课堂学习视野 215

11.8 试着从哲学的角度想一想 216

第十二章 切不把有一丝错误的作业交给老师 218

12.1 高水平作业的若干特点 218

12.2 作业的“四先”与“四后” 219

12.3 草稿也要写规范 219

12.4 创设作业的考试情景 220

12.5 切不把有一丝错误的作业交给老师 221

12.6 如何放大作业功能 222

12.7 作业过细的方法 223

12.8 作业解答的识记意向 224

12.9 作业解答的探究意向 224

12.10 对作业错误穷追不舍 225

12.11 反思老师的作业批改 226

12.12 用练习本、不用练习册 227

第十三章 改造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方式 230

13.1 课堂“高级复习”与课堂“初级复习” 230

13.2 改造或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 230

13.3 如何将课堂学习“认知地图”纳入“认知结构” 232

13.4 死记硬背是真功夫 233

13.5 如何克服心理定势的影响 235

13.6 如何概念精析 236

13.7 完成足够多的习题解答量 237

13.8 每门课原则上精读一本参考书 239

13.9 让课后复习与课前预习相衔接 240

第四编 带着问题学习 241

第十四章 带着问题学习 241

14.1 带着问题学习 241

14.2 培养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243

14.3 尽量准确地发现本质的问题 244

14.4 提出问题与掌握思维方式 246

14.5 分析问题的策略 247

14.6 不要匆忙地给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249

14.7 直觉和猜测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250

14.8 问题解决与思维方式改变 252

14.9 概念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253

第十五章 问题与解题学习的思想方法(一) 256

15.1 解题学习的意义 256

15.2 问题的分类方法 257

15.3 一次性准确知觉题意 258

15.4 问题解答的事理、数理——“两边夹”技巧 260

15.5 问题解答的循序渐进——“外科手术”技巧 261

15.6 问题解答的见机而作——“柿子”技巧 262

15.7 问题解答的“图示”法则 264

15.8 解题学习准备有哪些 265

15.9 首先确定解题的思想方法 266

15.10 寻求解题经验的支持 267

15.11 解题的实事求是原则 267

15.12 解题数量的过度策略 269

15.13 解题学习的回归基础策略 270

15.14 解题学习的示例策略 271

15.15 解题学习的思想方法策略 272

15.16 解题学习的视野拓展策略 273

15.17 解题学习的识记策略 273

15.18 解题学习的反思、总结与思想回归的策略 274

15.19 恪守“动笔就要准确”的学习策略 275

第十六章 问题与解题学习的思想方法(二) 277

16.1 理清命题思路,有利问题解答 277

16.2 寻求用多种思想方法解题 279

16.3 掌握常规的思想方法 280

16.4 找到问题的难点 281

16.5 保持卷面整洁 282

16.6 解题创新从何而来 282

16.7 积累起经典题的解题经验 283

16.8 尝试“盲解”和“秒杀” 285

16.9 准确背记或准确复述问题的好处 286

16.10 把握好解题细节 286

16.11 自我暗示和理性解题 287

第十七章 问题与解题学习的思想方法(三) 289

17.1 哲学的思想方法 289

17.2 数学的思想方法 290

17.3 变换(转化)的思想方法 292

17.4 艺术的思想方法 295

17.5 “实证”的思想方法 297

17.6 系统的思想方法 299

17.7 归纳的思想方法 301

17.8 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想方法 303

17.9 构造的思想方法 305

17.10 “奇正”的思想方法 306

第五编 技能(术)改变世界 309

第十八章 技能(术)改变世界 309

18.1 技能(术)的理解 309

18.2 技能(术)改变世界 311

18.3 知识技能化及其意义 313

18.4 技能只能通过苦练、苦思而获得 315

18.5 从学习说话、写字、礼貌、手工劳动开始学习技能 316

18.6 技能练习注意事项 318

18.7 重视技能法则的熟练掌握 319

18.8 技能模仿和技能创新 320

18.9 技能学习的熟练策略 321

第十九章 技能的学习方法 323

19.1 如何提高写作技能水平 323

19.2 如何提高数学运算、数学论证与数学制图技能水平 326

19.3 如何提高外语的听、说技能水平 328

19.4 如何提高实验技能水平 330

19.5 如何提高信息收集、处理技能水平 331

19.6 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水平 332

19.7 努力精通一至三门技能 334

第六编 培养课外学习力 336

第二十章 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36

20.1 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336

20.2 拟定另一个学习大纲——着重阅读经典 339

20.3 课外阅读的时间从哪里来 341

20.4 走出小说阅读“围城” 341

20.5 高年级课本是良好的课外阅读材料 342

20.6 把握好课外阅读的思想意义 343

20.7 试着写些阅读体会 344

20.8 如何在课外阅读中培养语感 345

20.9 精读和泛读的比较 349

20.10 如何在课外阅读中学习写作 350

20.11 如何尝试着文学创作 352

第二十一章 发现你的兴趣学习点 354

21.1 发现你的兴趣学习点 354

21.2 不做兴趣“叶公” 355

21.3 做一颗执着的兴趣“钉子” 356

21.4 兴趣选择应基本服从学习的大局 357

21.5 兴趣的三个层次 358

21.6 记下兴趣体会 359

21.7 不可缺或少的四个兴趣 360

第七编 关于能力发展的假设 362

第二十二章 关于能力发展的假设 362

22.1 关于能力的理解 362

22.2 能力的本源是知识 363

22.3 知识分类及其与能力的关系 364

22.4 掌握辩证逻辑思维方式 365

22.5 知识的存在形态和能力发展模型 368

22.6 临门一脚和能力表现 370

第二十三章 不创造,毋宁死 373

23.1 不创造,毋宁死 373

23.2 走出“定势围城” 375

23.3 创造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入手 376

23.4 激发并捕捉灵感 378

23.5 珍惜、放大每一个创意 379

23.6 学会变通 380

23.7 不可幻想“一蹴而就” 381

23.8 要执着但不要执拗 382

23.9 活学活用《孙子兵法》 383

23.10 善于异想天开 384

第八编 艺术和体育学习无所不在 387

第二十四章 艺术和体育学习无所不在 387

24.1 艺术和体育是如何激活你的学习的 387

24.2 艺术和体育学习无所不在 389

24.3 发现你的艺术潜能 390

24.4 激发你的美感 390

24.5 近在眼前的艺术学习——书法 392

24.6 最简易的艺术学习——歌唱 393

24.7 美术学习与职业方向 394

24.8 学会一门乐器 395

24.9 可贵的工艺学习 396

24.10 可贵的乡土美术学习 397

24.11 培养尚武精神 398

24.12 对体育学习的理解 399

24.13 下决心锻炼好体魄 400

24.14 增强体力、体能和体质 401

24.15 关于姿容美的讨论 403

24.16 健美你的体格 405

24.17 端正你的仪表 407

第九编 父母是你的好老师 409

第二十五章 父母是你的好老师 409

25.1 父母是你的好老师 409

25.2 学会与父母交流 410

25.3 孝敬父母与学业有成 412

25.4 把无意学习转化为有意学习 413

25.5 减少家庭学习时间的浪费 414

25.6 寻找家庭学习导师 414

25.7 坚持家庭体育学习和家庭阅读学习 415

第二十六章 把网络学习和学校学习结合起来 417

26.1 网络是合格的老师吗 417

26.2 远离网络兴趣陷阱 418

26.3 远离网络陷阱的方法 418

26.4 “游戏”干不成大事 419

26.5 把网络学习和学校的课堂学习结合起来 420

26.6 向传媒学习 421

第十编 恪守师生礼仪、讲究师道尊严 423

第二十七章 恪守师生礼仪、讲究师道尊严 423

27.1 尊敬我们的老师并热爱他 423

27.2 学校学习是师生双边活动 424

27.3 不放过老师给出的任何信息 425

27.4 尽力获得老师的关注 426

27.5 恪守师生礼仪、讲究师道尊严 426

27.6 珍惜老师的激励 428

27.7 尊重老师的劳动 429

27.8 向老师求教的艺术 430

27.9 永不嘲笑老师的教学失误 431

27.10 牢记老师的示范 431

第十一编 培养学习品质 433

第二十八章 从满足现实的需要做起 433

28.1 从满足现实的需要做起 433

28.2 恪守真实 434

28.3 学会自律 435

28.4 学会自励 437

28.5 学会自强 438

28.6 学会自信 439

28.7 学会执着 441

28.8 选择合理的学习错误归因方式 443

28.9 让学习抱负和学习上进心相互砥砺 444

第二十九章 倡导健康学习 446

29.1 倡导健康学习 446

29.2 学习心理健康的若干标准 446

29.3 化解过度学习应激 447

29.4 把握好自己的情绪 448

29.5 体会“子绝四:‘毋意、毋执、毋固、毋我’” 449

29.6 快乐是金 451

29.7 不要长时间过度压抑自己的情感 452

第三十章 培养学习品质 454

30.1 评价学习品质的八个标准 454

30.2 培养观察力 455

30.3 留住准确的学习表象——提高记忆力 456

30.4 提高感(知)觉品质 457

30.5 增强学习悟性 459

30.6 联想是一种智能 460

30.7 远离学习自卑 461

30.8 杜绝学习的行为马虎 462

30.9 减少学习的认知漂移 463

30.10 克服学习的情感浮躁 465

30.11 克服学习的意志薄弱 466

30.12 正确对待学习挫折 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