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全球生物礁滩油气藏勘探进展 1
1.2 生物礁滩油气藏勘探开发现状 2
1.2.1 国外研究现状 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3
1.3 生物礁滩油气藏勘探技术进展 4
第2章 生物礁基础研究 9
2.1 生物礁的定义 9
2.2 生物礁的基本特征 10
2.2.1 造礁生物 10
2.2.2 礁的内部结构 11
2.2.3 礁的空间地质结构 11
2.3 生物礁的分类 12
2.3.1 代表性学者分类 12
2.3.2 按生长环境分类 13
2.3.3 按时代分类 13
2.3.4 按礁的形成地点分类 14
2.4 生物礁的发育规律 14
2.5 生物礁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 15
2.6 生物礁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 15
第3章 龙会场地区地质概况 18
3.1 区域构造特征 18
3.2 区域地层特征 18
3.2.1 飞仙关组地层特征 18
3.2.2 长兴组地层特征 21
3.2.3 石炭系地层特征 23
3.3 区域沉积特征 23
3.4 油气勘探开发现状 24
3.4.1 勘探开发历程 24
3.4.2 勘探开发现状 25
3.5 地震勘探简况 28
3.5.1 龙会场区块 28
3.5.2 铁山—双家坝区块 29
3.5.3 双家坝区块 30
第4章 复杂构造区地震采集及精细构造解释 31
4.1 复杂构造区地震采集难点 31
4.1.1 地震地质条件复杂 31
4.1.2 多轮地震勘探探索有效技术 33
4.2 复杂构造区地震采集技术 38
4.2.1 观测系统宽方位优化设计 38
4.2.2 激发井深、岩性及药量的优选匹配组合 39
4.3 复杂构造区地震快速处理技术 42
4.3.1 三维层析建模及静校正技术 43
4.3.2 相对保真、保幅处理技术 46
4.3.3 精细叠加速度分析技术 48
4.3.4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 53
4.3.5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53
4.3.6 处理效果评价 62
4.4 构造精细解释 69
4.4.1 大地构造特征 69
4.4.2 川东褶皱带特征 70
4.4.3 川东褶皱带形成机制 71
4.4.4 复杂构造解释模式 71
第5章 龙会场地区生物礁滩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 73
5.1 生物礁滩沉积特征 73
5.1.1 长兴组沉积特征与分布 73
5.1.2 飞仙关组沉积特征与分布 80
5.2 礁滩体识别及分布预测 84
5.2.1 长兴组礁滩体识别及分布预测 84
5.2.2 飞仙关组礁滩体识别及分布预测 91
第6章 生物礁滩储层特征及综合预测 96
6.1 生物礁滩储层特征 96
6.1.1 长兴组储层特征 96
6.1.2 飞仙关组储层特征 108
6.2 生物礁滩储层综合预测 120
6.2.1 长兴组储层预测 120
6.2.2 飞仙关组储层预测 124
第7章 生物礁滩储层流体识别 131
7.1 生物礁滩气藏成因 131
7.1.1 生物礁气藏成因探讨 131
7.1.2 鲕滩气藏成因探讨 132
7.2 多属性联合流体识别技术 134
第8章 深层碳酸盐岩礁滩气藏开发技术 138
8.1 气藏试采方案设计 138
8.1.1 试采区 138
8.1.2 试采区井位部署 140
8.1.3 试采规模 150
8.2 钻井工程及其配套技术 151
8.2.1 龙会场地区大斜度钻井技术难点 151
8.2.2 大斜度钻井及其配套技术 155
8.2.3 钻井工程设计 157
8.3 完井工程设计 174
8.3.1 完井方案 174
8.3.2 生产管柱设计 174
8.2.3 油层套管控制参数 175
8.3.4 采气井口 176
8.3.5 射孔工艺 177
8.4 储层改造设计 177
8.4.1 储层保护 177
8.4.2 储层改造工艺 177
8.4.3 酸液体系 179
8.4.4 施工参数优化 180
第9章 经验与总结 182
主要参考文献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