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新儒学”更新的儒学研究是否可能? 3
“道”与“能量”:两个与生态学有关的范畴 16
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 23
文化资源论 34
价值中立,方法多元 42
酒神与日神的文化新解 51
面向“市场”与“世界”的人文社科研究创新 70
中国:走向世界的语言与文化 75
奥林匹克运动的政治动因 87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教动因 101
宗教信仰与奥运兴衰 113
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动因 129
奥林匹克运动的军事动因 145
奥林匹克运动的生物学动因 158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女性:告别沉默的“他者” 170
“宗教”与“科学” 184
儒家与道家对中国古代科学的制约 198
中西饮食文化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 218
人文版的“四大发明” 234
基督教与儒家生态思想的似与同 239
文化的谱系 249
佛家与佛教 260
“衍圣公世袭制度”“教皇选举制度”“活佛转世制度”的文化特征 277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哲学 292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表征 304
儒、释、道的体育精神 316
“阴阳”“五行”学说的文化反思 328
从不语怪力乱神到奢谈天道性命 348
如何理解马克思笔下的三种“儿童” 366
如何“将形而上学进行到底”? 371
儒家文化的历史生成 391
形而上的诱惑与本体论的危机 414
问题与思路 435
再谈马克思笔下的“三种儿童”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