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4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6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6
二 研究方法 9
三 本书的创新之处 10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
第一节 国内外信用问题的相关研究 12
一 国外研究现状 12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4
第二节 国内外信用奖惩机制的相关研究 16
一 国外研究现状 16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7
三 相关研究评述 21
第三章 信用奖惩机制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22
第一节 信用奖惩机制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一 信用与征信 22
二 失信 26
三 信用奖惩机制 29
第二节 信用奖惩机制的功能 34
一 惩戒功能 34
二 震慑功能 37
三 激励功能 37
第三节 信用奖惩机制的相关理论基础 40
一 信息不对称理论 40
二 博弈论 47
三 机制设计理论 49
四 新制度主义理论 52
五 不完全契约理论 55
第四章 信用奖惩机制构建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59
第一节 发达征信国家信用奖惩机制的状况 59
一 美国信用奖惩机制的有关规定 60
二 欧洲国家信用奖惩机制的相关规定 62
第二节 发达征信国家信用奖惩机制方面的经验 65
一 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 65
二 发达的信用服务市场 66
三 健全的信用监管机制 67
四 市场对信用商品需求的引导 70
五 各国信用奖惩机制的特点与共性 70
第三节 发达征信国家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72
一 美国信用奖惩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根源 72
二 欧洲国家信用奖惩机制存在的问题与根源 73
三 发达征信国家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74
第五章 中国社会信用状况 78
第一节 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现状及特点 78
一 中国社会信用状况的总体评价 78
二 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现状 80
三 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特点 86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危害 87
一 信用缺失行为产生危害的理论基础 87
二 信用缺失的危害 92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94
一 信用法律体系不完备 94
二 政府行为不规范 95
三 信用制度不健全 95
四 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 96
五 信用意识与道德规范的缺乏 96
六 信用数据市场开放度低 96
第四节 构建信用奖惩机制的现实需求 97
一 传统诚信道德的现代转型的需求 97
二 诚信的日常化规范管理的需求 98
三 诚信制度体系的完善的需求 99
第六章 信用奖惩机制运行的内在机理研究 100
第一节 市场主体信用选择的内在利益约束机理 100
一 基于成本—收益的市场主体内在利益约束机理分析 101
二 市场主体行为选择的博弈分析 103
第二节 信用奖惩机制的内在生成机理 107
一 现代社会信用奖惩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 107
二 信用奖惩机制运行的内在机理 108
第三节 信用奖惩机制构建的影响因素 111
一 市场主体交易的长期性是信用奖惩机制作用的基础 111
二 市场交易空间的扩展性是构建信用奖惩机制的缘由 113
三 市场参与者的失信成本扩大化是信用奖惩机制作用的目的 114
四 市场参与者守信的激励是信用奖惩机制作用的目标 115
第七章 信用奖惩机制的总体框架设计与运行机理 117
第一节 信用奖惩机制设计思路与原理 118
一 信用奖惩机制设计思路 118
二 信用奖惩机制设计原理 120
第二节 信用奖惩机制的基本框架的构建 124
一 信用奖惩机制基本框架的设计 124
二 信用奖惩机制的约束条件 128
第三节 信用奖惩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其运行机理 130
一 市场奖惩机制及运行机理 131
二 行政奖惩机制及运行机理 138
三 行业奖惩机制及运行机理 143
四 司法奖惩机制及运行机理 146
五 社会奖惩机制及运行机理 147
第四节 构建社会主体信用奖惩机制的策略与建议 149
一 构建社会主体信用奖惩机制的递进式发展策略 149
二 构建社会主体信用奖惩机制的对策性建议 153
第八章 辽宁省社会主体信用奖惩机制研究 163
第一节 辽宁省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163
一 辽宁省信用体系建设状况 163
二 辽宁省社会主体信用的综合评价 166
第二节 辽宁省社会信用存在的问题 166
一 企业信用缺失还时有发生 167
二 个人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 167
三 政府信用缺失还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长期存在 168
四 行业中介组织等社会中间体信用缺失还很严重 168
第三节 辽宁省信用体系建设与构建信用奖惩机制的对策 168
一 总体思路 168
二 运行机理与实现路径 169
三 辽宁省社会主体信用奖惩机制的实施步骤与措施 173
结束语 179
参考文献 182
后记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