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
一、问题的提出:国家为什么不总是搭便车者 1
二、研究意义 6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10
一、文献综述 10
二、概念界定 31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4
一、研究思路 34
二、研究方法 37
第四节 基本框架与创新点 39
一、本书基本框架 39
二、创新点 42
第二章 跨国公共物品基础理论与国家供给模式 44
第一节 跨国公共物品与集体行动理论 45
一、集体行动理论中的公共物品 45
二、集体行动视角下的国际关系理论 48
三、集体行动理论视角下的全球治理 55
第二节 全球公共物品供给与全球秩序 57
一、全球秩序释义 57
二、全球公共物品与全球秩序 63
第三节 跨国公共物品为何供给不足 67
一、主权原则与公共物品供给 67
二、国内政治周期与公共物品供给 68
三、发展不平衡与公共物品供给 69
四、不确定性与公共物品供给 70
第四节 跨国公共物品供给与国家 71
一、国家供给的能力 71
二、国家提供跨国公共物品的模式 72
第三章 国家在提供跨国公共物品中的主动行为 77
第一节 主动供给的表现和特征 78
一、积极—主动供给及其特征 79
二、消极—主动供给及其特征 85
第二节 积极—主动供给的动力分析 89
一、观念与公共物品供给 90
二、意识形态与公共物品供给 96
三、国际定位与公共物品的供给 99
四、案例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对外援助 102
第三节 消极—主动供给的动力分析 111
一、国家理性与消极—主动供给 111
二、汇总分类法的博弈论与消极—主动供给 112
三、公共性三角结构、联产品与消极—主动供给 121
四、案例二:世界银行投票权 125
第四章 国家在提供跨国公共物品中的被动行为 130
第一节 被动供给的表现和特征 131
一、积极—被动供给及其特征 132
二、消极—被动供给及其特征 136
第二节 积极—被动供给的动力分析 138
一、规范与积极—被动供给 138
二、全球公民社会与积极—被动供给 142
三、案例三:南极与丰塞卡湾 146
第三节 消极—被动供给的动力分析 156
一、现实主义的集体目标 156
二、权力的分配与消极—被动供给 157
三、国际组织与消极—被动供给 161
四、案例四:海洋生物多样性与日本捕鲸活动 163
第五章 国家在提供跨国公共物品中的无意识供给 169
第一节 无意识供给的定义与特征 169
一、无意识供给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170
二、无意识供给的不确定性 172
第二节 无意识供给的动力分析 174
一、国内政治国际化 175
二、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 178
三、案例五:边境的跨境人口流动 181
结论 186
一、国家提供全球公共物品与全球治理 186
二、国家提供跨国公共物品的五种动力模式 188
三、国家提供跨国公共物品的特征 191
四、国家提供全球公共物品的展望 193
参考文献 195
致谢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