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5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6
四、主要创新点 6
第一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界定 8
第一节 相关概念 8
一、全球增温效应及碳循环 8
二、碳“源”和“汇” 11
三、气候变化与农业发展 13
四、低碳经济与低碳农业 15
第二节 理论基础 17
一、空间尺度与区域差异理论 17
二、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19
三、农业碳排放与固碳机理 23
第三节 研究对象界定 27
第二章 碳排放、碳足迹计算方法与低碳农业评估体系 29
第一节 碳库的估算方法与评价研究 29
一、植被碳库的估算 29
二、土壤碳库的估算及其评价 31
第二节 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33
一、能源及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计算 34
二、土地利用碳排放的计算 35
三、农业碳排放量的计算 37
第三节 碳足迹及其计算方法 43
第四节 低碳农业评估体系 49
第三章 我国农业经济现状及农业碳排放时空差异 53
第一节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54
一、国家政策持续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迎来农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55
二、农业经济总体状况良好,持续增长明显 56
三、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农业发展基础增强 57
四、农业持续增产和农业经济高速发展中的高能耗与高污染 59
第二节 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差异 63
一、粮食产量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63
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和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特点 71
第三节 我国农业碳排放量的组成及变化 78
一、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及其时空差异特点 78
二、我国稻田甲烷碳排放量及其时空差异特点 99
三、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碳排放量及其时空差异特点 104
第四节 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117
一、我国农业碳排放总量的变化特点 118
二、相关原因分析和探讨 126
第四章 我国低碳农业经济现状及农业土壤固碳潜力 130
第一节 我国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区域差异 132
一、广义低碳农业经济指数的变化 133
二、农业中种植业的低碳经济水平 139
三、农业中畜牧业的碳生产力水平 147
第二节 基于省级基本单元的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 157
一、指标选择和说明 157
二、计算方法和相关结果 162
第三节 我国土壤碳储量的变化及土壤碳汇潜力评估 163
一、资料来源 165
二、数据整理与计算方法 165
三、结果分析 167
第五章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现状评述及发展趋势 171
第一节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和思考 172
一、美国和加拿大的低碳农业政策支持体系 172
二、欧盟低碳农业政策概况 175
三、日本和俄罗斯的低碳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176
四、国外典型的相关低碳农业模式介绍和评述 177
第二节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分析 183
一、我国相关的低碳农业模式案例 184
二、我国不同区域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 186
三、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89
参考文献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