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社会变迁的张力与谜题 1
第二节 追溯变迁的结构动因 4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内容 8
第二章 研究策略与视角偏好 12
第一节 结构论视角的进一步延伸 12
第二节 数据描述和推衍的策略方法 20
第三节 数据集与分析策略的具体说明 24
第三章 社会樊篱的格局变动 27
第一节 问题:个体历程流动与社会格局变动的动态关系 27
第二节 社会流动理论的发展脉络 30
第三节 樊篱流动假设的提出 41
第四节 对樊篱流动假设的模型检验 50
第五节 代际收入关联与社会樊篱 61
第六节 结语:精英群体与非精英群体的关系演变 71
第四章 地位认同的参照系转换 75
第一节 问题:主观认同与客观要素之间的联结机制 75
第二节 地位层级认同的向下偏移 78
第三节 地位层级认同的群际比较 82
第四节 地位层级认同的影响因素 86
第五节 参照系的转换 93
第六节 结语:中层认同的前提 101
第五章 教育获得差异的机制变迁 106
第一节 问题:不同阶段的升学决策与制度安排的关系 106
第二节 不同阶段教育的扩展过程 116
第三节 教育获得差异的不同测度 124
第四节 不同教育阶段户籍差异的变化趋势 130
第五节 不同教育阶段中户籍的不同意蕴 144
第六节 结语:教育获得差异的机制与教育不平等感 148
第六章 参与行为的驱动机制转变 151
第一节 问题:参与行为与政府信任的关系 151
第二节 吸纳式参与和关切式参与 161
第三节 参与行为和政府信任的基本情况 168
第四节 参与行为与政府信任的关系模式辨析 178
第五节 利益受损感的影响 187
第六节 结语:参与行为与公民性建构 194
第七章 社会可持续性的指标建构 200
第一节 社会可持续性与社会的结构性张力 200
第二节 社会可持续性的四个维度 202
第三节 指标框架及操作化 205
第四节 各维度内部的几个特点 209
第五节 社会可持续性的年度比较 212
第六节 社会可持续性的地区比较 213
第八章 结语 218
第一节 反思:结构与行动 218
第二节 讨论:结构与民情 221
第三节 不足:能动与机制 224
参考文献 227
后记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