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药理学 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志主编;弥曼,陶剑,王金红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17243230
  • 页数:54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第六轮规划教材。第4版《药理学》结合编委多年教学实践及前三版教材使用情况的基础上,充分贴合高等院校护理学专业教学现状和需要而编写。本书主要讲述了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系统阐述了药理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本书在内容上注重突出与护理的联系,突出护理实际应用。同时拓展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富媒体资源并通过移动终端呈现出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效果。

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 1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3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3

三、药物制剂基本知识 4

四、处方的基本知识 6

五、新药研究与开发 7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9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11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1

二、药物作用的治疗效果 11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13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15

一、理化反应 16

二、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16

三、影响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的转运 16

四、激活或抑制机体的酶的活性 16

五、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 16

六、影响核酸代谢 17

七、影响机体免疫机制 17

八、非特异性作用 17

九、受体 17

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 17

一、受体的概念与特性 17

二、受体的类型 18

三、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学说 19

四、受体与药物反应动力学 20

五、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20

六、第二信使和细胞内信号转导 23

七、受体的调节 23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25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27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27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29

第二节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33

一、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33

二、药代动力学模型 33

三、药物消除动力学 34

四、药代动力学的重要参数 35

五、连续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变化 37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39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41

一、药物剂型 41

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41

三、药物对机体反应性的影响 42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43

一、年龄 43

二、性别 44

三、心理因素 45

四、遗传因素 45

五、病理因素 45

第三节 合理用药原则 45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47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受体 49

一、传出神经的递质及分类 49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及效应 50

三、受体的信息转导机制 52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 53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 53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54

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55

第一节 M、N胆碱受体激动药 57

第二节 M胆碱受体激动药 58

第三节 N胆碱受体激动药 60

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61

第一节 胆碱酯酶 63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 63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63

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65

第三节 胆碱酯酶复活药 66

第四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防治 67

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69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71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71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 74

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 76

一、Nn胆碱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 76

二、Nm胆碱受体阻断药 77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79

第一节 α、β受体激动药 81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85

第三节 β受体激动药 87

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89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 91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93

第十一章 麻醉药 99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101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103

一、吸入麻醉药 104

二、静脉麻醉药 106

第三节 复合麻醉 107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109

第一节 苯二氮?类 111

第二节 巴比妥类 114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116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119

第一节 抗癫痫药 121

第二节 抗惊厥药 125

第十四章 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127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129

一、拟多巴胺类药 130

二、胆碱受体阻断药 132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133

第十五章 抗精神失常药 135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137

一、吩噻嗪类 138

二、硫杂蒽类 141

三、丁酰苯类 142

四、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142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144

第三节 抗抑郁症药 145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145

二、NA摄取抑制药 146

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药 147

四、其他抗抑郁药 149

第十六章 镇痛药 151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153

第二节 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药 159

第三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 162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165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的药物 167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髓呼吸中枢的药物 168

第三节 主要兴奋脊髓的药物 169

第四节 脑功能改善药 169

第十八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171

第一节 概述 173

第二节 水杨酸类 175

第三节 苯胺类 177

第四节 吡唑酮类 178

第五节 其他抗炎有机酸类 178

一、吲哚类 178

二、异丁芬酸类 179

三、芳基乙酸类 179

四、芳基丙酸类 180

五、烯醇酸类 180

六、烷酮类 181

七、选择性COX-2抑制药 181

第六节 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 182

【附】抗痛风药 183

第十九章 钙通道阻滞药 185

第一节 钙通道和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 187

第二节 L型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88

第三节 常用钙通道阻滞药 191

一、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 191

二、苯烷胺类 192

三、苯硫氮?类 193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药 195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197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197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197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及药物分类 199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199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200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201

一、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201

二、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204

三、Ⅲ类药——选择性延长复极的药物 205

四、Ⅳ类药——钙拮抗药 205

五、其他类药 206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用药 207

第二十一章 抗高血压药 209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211

第二节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 212

一、利尿药 212

二、钙通道阻滞药 213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214

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216

第三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 220

一、交感神经抑制药 220

二、血管扩张药 221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224

第二十二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227

第一节 CHF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CHF药物的分类 229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改变 229

二、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分类 230

第二节 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物 230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230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231

三、醛固酮受体拮抗药 231

第三节 利尿药 231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 232

第五节 强心苷类 233

第六节 血管扩张药 238

第七节 其他治疗CHF的药物 239

一、β受体激动药 239

二、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239

三、钙增敏药 240

第二十三章 抗心绞痛药物 243

第一节 概述 245

第二节 常用抗心绞痛药 246

一、硝酸酯类 246

二、β受体阻断药 248

三、钙通道阻滞药 249

四、其他抗心绞痛药 250

第三节 抗心绞痛药物联合应用 251

第二十四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253

第一节 调血脂药 255

一、他汀类 256

二、胆汁酸结合树脂 258

三、烟酸 258

四、贝特类 259

五、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抑制药 259

六、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药 260

七、泛硫乙胺 260

第二节 抗氧化剂 261

第三节 多烯脂肪酸类 262

一、n-3型多烯脂肪酸 262

二、n-6型多烯脂肪酸 262

第四节 动脉内皮保护药 263

第二十五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265

第一节 概述 267

一、肾泌尿生理 267

二、利尿药的作用部位及分类 269

第二节 常用利尿药 270

一、高效能利尿药 270

二、中效能利尿药 272

三、低效能利尿药 274

第三节 脱水药 276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279

第一节 抗凝血药 281

一、注射用抗凝血药 281

二、口服抗凝血药 283

三、体外抗凝血药 284

四、凝血酶抑制剂 284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284

一、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285

二、阻碍ADP介导血小板活化的药物 286

三、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 286

第三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287

第四节 促凝血药 288

一、维生素K 288

二、凝血因子制剂 288

三、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288

第五节 抗贫血药 289

一、铁剂 289

二、叶酸 289

三、维生素B12 290

四、红细胞生成素 291

第六节 促白细胞增生药 291

第七节 血容量扩充药 292

第二十七章 组胺受体阻断药 293

第一节 H1受体阻断药 295

第二节 H2受体阻断药 297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299

第一节 平喘药 301

一、支气管扩张药 301

二、抗炎平喘药 304

三、抗过敏药 305

第二节 镇咳药 306

一、中枢性镇咳药 306

二、外周性镇咳药 307

第三节 祛痰药 308

一、痰液稀释药 308

二、黏痰溶解药 308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311

第一节 治疗消化性溃疡药 313

一、质子泵抑制药 313

二、H2受体阻断药 315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316

四、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 316

五、抗酸药 317

六、黏膜保护药 317

七、抗幽门螺杆菌药 319

第二节 助消化药 320

第三节 泻药和止泻药 320

一、容积性泻药 321

二、接触性泻药 322

三、润滑性泻药 322

四、止泻药 322

第四节 止吐药和促胃肠动力药 323

一、止吐药 323

二、促胃肠动力药 324

第五节 利胆药 324

第三十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与抑制药 327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329

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332

一、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332

二、其他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333

第三十一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335

第一节 雌激素类药及抗雌激素类药 337

一、雌激素类药 337

二、抗雌激素类药 339

第二节 孕激素类药 340

第三节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341

一、雄激素类药 341

二、同化激素类药 342

第四节 避孕药 342

一、甾体避孕药 342

二、男用避孕药 346

三、外用避孕药 346

第三十二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349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 352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类药 358

第三节 促肾上腺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剂 359

一、促肾上腺皮质素 359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359

第三十三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361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363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366

一、硫脲类 366

二、碘及碘化物 367

三、放射性碘 369

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369

第三十四章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371

第一节 胰岛素 373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376

一、磺酰脲类 377

二、双胍类 378

三、胰岛素增敏药 379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餐时血糖调节剂 380

第三节 其他新型降血糖药 380

一、胰高血糖素样肽-1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抑制剂 380

二、胰淀粉样多肽类似物 381

第三十五章 抗菌药物概论 383

第一节 常用术语 385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386

一、干扰细菌的物质代谢 386

二、抑制细菌胞质膜功能 387

三、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387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388

一、耐药性产生机制 388

二、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388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389

一、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389

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390

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93

一、青霉素类 395

二、头孢菌素类 399

三、其他β-内酰胺类 400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 403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405

一、红霉素 405

二、阿奇霉素 406

三、克拉霉素 407

四、乙酰螺旋霉素 407

五、麦迪霉素与麦白霉素 407

第二节 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 407

第三节 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 408

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黏菌素 411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13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 413

二、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15

第二节 多黏菌素类 417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419

第一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421

一、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性 421

二、常用四环素类药物特点及应用 424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425

第四十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429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431

一、喹诺酮药物概述 431

二、常用喹诺酮类药物 433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 435

一、概述 435

二、常用磺胺类药物 437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 438

一、甲硝唑 438

二、甲氧苄啶 439

三、硝基呋喃类药物 440

第四十一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441

第一节 抗真菌药 443

一、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443

二、唑类抗真菌药 444

第二节 抗病毒药 447

一、广谱抗病毒药 447

二、抗艾滋病病毒药 448

三、抗流感病毒药 449

四、抗疱疹病毒药 450

五、抗乙型肝炎病毒药 451

六、抗丙型肝炎病毒药 451

第四十二章 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 453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455

一、常用抗结核病药 455

二、结核病化学治疗的原则 458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458

第四十三章 抗寄生虫药 461

第一节 抗疟药 463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及疟疾的发病机制 463

二、常用抗疟药 464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 467

一、抗阿米巴病药 467

二、抗滴虫药 468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和抗丝虫病药 469

一、抗血吸虫病药 469

二、抗丝虫病药 469

第四节 抗肠蠕虫药 470

第四十四章 抗恶性肿瘤药 473

第一节 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 475

一、抗肿瘤作用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475

二、抗肿瘤药物作用的生化机制 475

第二节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 477

一、抗代谢药 477

二、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479

三、嵌入DNA干扰转录过程的药物 481

四、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482

五、影响体内激素平衡的药物 485

六、肿瘤生物治疗药物 486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应用的常见问题 488

一、耐药性 488

二、抗恶性肿瘤联合用药 489

三、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 490

第四十五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493

第一节 免疫抑制药 495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495

二、神经钙蛋白抑制药(钙调磷酸酶抑制药) 496

三、抗代谢药和烷化剂 497

四、抗体 498

五、中药有效成分 499

第二节 免疫调节药 499

第四十六章 基因治疗及基因工程药物 503

第一节 基因治疗 505

一、基因治疗的分类、方式与途径 505

二、基因转移的技术 507

三、基因治疗的靶向问题 507

四、基因治疗的应用 508

五、基因治疗的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508

第二节 基因工程药物及其分类 509

第四十七章 消毒防腐药 511

第一节 概述 513

第二节 常用消毒防腐药 514

一、醇类 514

二、醛类 514

三、酚类 515

四、酸类 515

五、氧化剂 515

六、卤素类 516

七、表面活性剂 517

八、染料类 517

九、重金属类化合物 517

十、其他 518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519

参考文献 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