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动机 1
二、研究方法与时代界定 1
三、语词界定——儒玄兼修 3
第二章 西、东晋时代背景解析 7
第一节 不安与杀伐的岁月——由混战到和靖 7
一、西晋末年——八王之乱的血腥夺权 7
二、东晋渡江——动乱之后的苟安 10
(一)和靖政策——王、庾、桓、谢的主政 10
(二)保江东的政策——偏安心态的呈现 13
(三)门第把持——世族之利益世袭 14
(四)身家为重——政治形态的转变 18
第二节 西东晋士人风尚 20
一、浮华放浪之风 20
二、力与命的论辩 26
三、玄礼双修思想的形成 34
四、宗教的介入 38
小结 42
第三章 适性安命的融世思想——郭象玄学 43
第一节 郭象自生独化论——统合名教与自然的调和主义 43
一、「自生」说与「独化」论 43
二、性分论 48
三、逍遥义 56
四、儒玄思想的会通 59
第二节 郭象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 62
一、郭象的总结西晋玄学思想 62
(一)郭象玄学是西晋思想的总结 62
(二)郭象思想反映西晋士人心态 66
二、郭象「适性安命」论对东晋士人心态的影响 71
(一)偏安思想 71
(二)放旷思想 76
(三)朝隐之风 79
小结 83
第四章 儒玄双修思想的流变与特色 85
第一节 魏晋时期「儒道双修」思想的蕴成 85
第二节 西、东晋之交儒玄双修之主要代表人物 92
一、较注重现实层面的思想家 97
(一)乐广——名教中自有乐地 97
(二)谢鲲——居身于可否之间 98
(三)江惇——动静不违礼法 99
(四)王导——务存大纲,不拘细目的愦愦之政 100
(五)庾亮——非唯风流,兼有为政之实 101
(六)桓温——听礼而悟玄门 103
二、较注重精神层面的思想家 104
(一)戴逵——礼度自处、倡言玄心 104
(二)王羲之——终焉山林的悠游之志 107
(三)王坦之——唯变所适的应变观点 110
(四)谢安——镇静朝野的风流宰相 111
(五)孙盛——善言名理、著述经典 114
(六)孙绰——出处同归、隐显如一 116
(七)顾恺之——传神写照的绘画理论 120
小结 123
第五章 超脱与肆情的纠结——张湛玄学 125
第一节 至虚的宇宙观 125
第二节 达生肆情的人生哲学 130
一、命定论——命非己制,智力无施 130
二、肆情论——得尽当生之乐 131
第三节 生死观——超脱生命的旷达思想 134
第四节 生命的反思到情性的肆纵 140
第五节 张湛思想所反映的东晋士人心态 142
第六节 虚实之间——郭象的安任与张湛的超脱的比较 149
小结 153
第六章 结论 155
参考书目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