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以形表意,追本溯源:易错字的“前世” 1
一、汉字的起源 1
二、汉字与六书 9
三、汉字的形体演变 27
四、汉字易错原因分析 39
第二章 承传繁衍发展变革:易错字的“今生” 45
一、现流通文字 46
二、汉字的时代特征 50
三、键盘输入时代汉字使用现状 52
四、网络错别字类型分析 56
第三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现代语境中常见易错字辨析 63
一、偏旁部首探源篇 63
1.“f脍炙”为何指美味——月字旁与肉字旁 63
2.两点·三点·四点——冫氵灬溯源 65
3.“阴阳”为何是耳刀旁——左右耳刀不同源 68
4.双人旁是两个人吗——亻彳溯源 71
5.“焦裕禄”还是“焦裕禄”——衣字旁与示字旁 72
6.“艹”“”辨析——草头族与竹头族 75
7.“绯闻”为什么用绞丝旁——绞丝旁的色彩 79
8.从醍醐灌顶说起——“酉”中文化 81
9.“难”不是“又佳”——隹与鸟同源 84
10.“装潢”“装璜”哪个是水货——“?”是一块玉 86
11.“”并非小多一点——忄都是心 88
12.编辑还是编缉——“车”与造字法 91
13.“罩”字头上不是“四”——“罒”是一张网 94
14.骛与鹜——形声字的形符 95
二、字形字义溯本篇 96
1.“即”“既”形义辨析 96
2.藏戈为武——“武”并非“戈”少一撇 98
3.“己”是一个独行侠——己已巳辨析 100
4.氏与氐不只差一点 102
5.市与市作声符要分清 103
6.戊·戌·戍 104
7.“蕃薯”“蕃茄”为何不用“蕃” 105
8.“○”比“零”更单纯 108
9.“贰臣”不能写作“二臣” 111
10.“蜡梅”还是“腊梅” 113
11.“杏林”“杏坛”不相干 114
12.“陷阱”不是“井” 115
13.“弑医”说法不妥 117
三、历史文化寻根篇 119
1.妖怪与精灵 119
2.和与合 122
3.宇与宙 124
4.皇榜与黄榜 125
5.“貂婵”还是“貂蝉” 128
6.水性与杨花 130
7.问鼎与夺冠 132
8.黄藤酒还是黄縢酒 134
9.紫薇星还是紫微星 135
10.“吃荤”≠“吃肉” 136
11.“凤求凰”与“凰求凤” 138
12.奈河桥还是奈何桥 139
13.汗青与杀青 140
14.纹身还是文身 141
15.宏基还是宏碁 142
四、同音近义辨析篇 144
1.雀巢与鹊巢 144
2.洲与州 146
3.不齿与不耻 147
4.厮打与撕打 149
5.庶子与竖子 150
6.必与毕 151
7.查与察 152
8.符·副·幅 153
9.度与渡 155
10.照像还是照相 156
11.定金还是订金 157
12.了了还是寥寥 159
13.年青与年轻 159
14.祭日与忌日 160
15.斩立决还是斩立绝 161
五、成语正本清源篇 163
1.“大块”朵颐还是“大快”朵颐 163
2.“黄发”岂同“垂髫” 164
3.“酒过三旬”还是“酒过三巡” 165
4.“明日黄花”还是“昨日黄花” 166
5.“杀身成仁”还是“杀生成仁” 167
6.雪中送的是“炭”还是“碳” 168
7.“弱水三千”与“若水三千” 170
8.“不忍卒读”是指文章写得不好吗 171
9.“狗尾续貂”是以坏充好吗? 172
10.为什么不能“默守”成规 173
11.“渊源”可以”流长”吗 174
12.“以镜为鉴”说不通 175
第四章 改革创新,在新时代下,实现汉字的规范性 177
参考文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