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追逐者·追求者·探索者&傅修海 1
文学论 2
论小说中的故事和人物 2
论艺术的真实 14
向文学汲取精神力量——为《文艺学习》讨论“作品内容与自己生活没有直接关系,读了有什么用”问题所写的总结 21
生活应当和思想感情相融合——为《文艺学习》纪念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五周年而作 36
一定要把立足点移过来——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五周年 43
典型形象——熟悉的陌生人 50
关于戏剧创作的几点感想 65
《伤痕》是“眼泪文学”吗? 78
能纳入批判现实主义吗? 82
现实主义的胜利 85
关于“问题小说” 94
创作论 104
论人物的转变与新人物的描写——和中央文学研究所学员们谈话的一段 104
形象和构思——摘自“1958年创作随感录” 114
人物、情节、主题——《创作论》片断 119
从生活出发——《创作论》片断 123
关于散文的立意——《创作论》片断 126
文学随谈录——萧殷谈创作 130
形象思维——艺术创造的必由之路 137
写作谈 142
从革命的高处看现实——“文学写作常识”之一 142
在斗争中认识生活——“文学写作常识”之二 147
生活现象的提高和概括——“文学写作常识”之三 153
关于作品的积极意义 159
谈谈写人物 162
关于生活细节的描写 168
问答录 172
马克思主义会妨碍创作吗?——给一个青年读者的回信 172
作品概念化的原因何在? 178
典型、本质、形象与图解政策——答业余作者问 183
分析作品能“先政治、后艺术”吗? 188
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广东分会的一次谈话 190
如何写作品评论?——答《文艺报》记者问 199
给文学青年朋友们 203
坚持写作实践与青年作者的成长——答爱好文学的青年朋友们 208
关于文学期刊的编辑工作 222
序论 228
《羊城一夜》序 228
《月夜》后记 231
《吕雷小说》序 234
《小城之夜》序言 239
《萧殷自选集》序言 242
文学书简 250
致丁力 250
致国柱 251
致启强 252
致景春 254
致梁超荣 256
致焜炳 258
附录:我怎样走上文学道路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