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特殊的行政建制及旗权的削弱 1
第一节 区位与自然环境 1
一、区位及地质地貌 1
二、水文气候 4
第二节 人文历史脉络 5
一、驻牧土默特 5
二、编佐设旗 9
三、土默特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 17
第三节 土默特两翼旗权的削弱 24
一、以蒙治蒙,升迁罢黜等手段进行驾驭为初策 24
二、众建分势,逐级消权,消弱了旗权,加固了集权统治 25
三、辖境缩小、属众增异 27
四、蒙汉分治,相互制约 29
五、经济剥夺与土地流失 32
第二章 牧消农长与经济转型 37
第一节 传统牧业经济的衰萎 37
一、千年的游牧国 37
二、牧业之衰萎 42
第二节 农耕化进程及其影响 52
一、土地开垦 52
二、农业开发的影响 86
第三章 工矿与商业金融 98
第一节 手工制造业 98
一、畜产加工业 98
二、食品加工业 103
三、金属加工业 106
四、其他 108
第二节 矿产采掘业 110
一、清代的矿业 110
二、民国时期的矿业 123
第三节 商业的兴衰 126
一、商业的勃兴 126
二、商业之困境 144
第四节 金融业的发展 147
一、当铺 148
二、账庄与票号 155
三、钱庄与银号 156
四、官钱局与银行 158
五、货币 163
第四章 民族人口构成与民族关系 170
第一节 民族与人口 170
一、蒙古族 170
二、满汉回藏各族 186
第二节 蒙汉杂居及民族关系 192
一、蒙汉杂居格局的形成 192
二、经济形态与蒙汉民族关系 207
第五章 社会各阶层与社会流动 212
第一节 社会阶级、阶层 212
一、上层社会 212
二、下层民众 220
第二节 交叉流动的社会阶层 224
一、垂直流动的社会各阶层 224
二、土默特地区社会流动的影响 238
第六章 灾荒与社会救济 243
第一节 各种灾荒 243
一、旱灾 243
二、水灾 246
三、其他 248
第二节 灾荒的影响 251
一、灾荒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52
二、灾荒对社会生产的影响 255
第三节 救灾措施 257
一、救灾制度及机构 258
二、救灾措施 261
三、备荒 288
第七章 土默特蒙古族语言文化及风俗习惯的变迁 294
第一节 民族语言文字的沦失 294
一、蒙古语言文字 294
二、满语对蒙古语的影响 296
三、汉语全盛期 299
第二节 民族风俗习惯的变异 303
一、风俗习惯之转型与融同 303
二、民间信仰的多样化 310
第八章 传统文化教育及其近代化 328
第一节 传统教育 328
一、私学 328
二、官学 332
第二节 教育的近代化 343
一、土默特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344
二、土默特教育近代化开展时期 348
三、土默特教育近代化的推进 360
第九章 社会变迁大背景下的财政及其所展现的社会变迁——以归化城土默特两翼为中心 376
第一节 康雍乾时期的土默特财政 376
一、财政管理机构 377
二、财政管理制度 382
三、财政收支 387
四、赋税征收形式 402
五、财政收支的平衡 404
第二节 嘉庆至同治朝的土默特财政 406
一、财政收入规模 406
二、财政支出规模 414
三、财政窘迫的原因 417
四、补救措施 422
第三节 清末的土默特财政 428
一、清末土默特财政规模的扩张 428
二、清末土默特财政结构 438
三、清末土默特财政问题 448
第四节 民国时期土默特财政 454
一、财政收入 454
二、财政支出 460
三、财政与社会 463
结束语 468
附录 474
村名索引 479
参考资料 500
蒙古文内容提要及目录 509
后记 514
《中国蒙古学文库》已经出版书目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