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未病》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立德,刘晓亭,曲怡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59102577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医从脾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源流 1

第一节 中医治未病概述 1

一、健康与未病 1

二、治未病源流 6

第二节 中医脾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4

一、《黄帝内经》奠定基础 14

二、张仲景确立脾胃辨证基本原则 15

三、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 16

四、明清医家对脾胃学说的充实与发展 19

五、现代名老中医对脾胃学说的应用与创新 21

第二章 脾胃藏象 23

第一节 脾 23

一、生理功能 23

二、生理特性 25

三、脾与形、窍、志、液、时的生理关系 25

第二节 胃 27

一、生理功能 28

二、生理特性 28

第三节 脾胃关系 29

一、脾与胃相表里的关系 29

二、纳运相成 30

三、升降相因 30

四、燥湿相济 30

第四节 脾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联系 31

一、脾胃与五脏的联系 31

二、脾胃与六腑的联系 32

第三章 中医从脾治未病的基本原则 34

第一节 未病先防 34

一、锻炼身体,提高正气 35

二、调摄精神 36

三、顺时摄养 38

四、惜精养肾 42

五、起居有常 44

六、环境保健 48

第二节 既病防变 51

一、早期诊治 52

二、先安未受邪之地 53

三、防止病理从化 57

四、控制疾病发作 58

第三节 瘥后防复 59

一、瘥后调理的基本原则 60

二、瘥后复发的预防 61

第四章 饮食养脾胃 64

第一节 饮食有方 64

一、饮食与健康 65

二、饮食调养的原则与方法 66

第二节 谷类食物 70

一、粳米 70

二、糯米 70

三、粟米 71

四、黍米 71

五、籼米 71

六、大麦 71

七、小麦 71

八、荞麦 71

九、高粱 71

十、玉米 72

十一、芝麻 72

十二、黄豆 72

十三、黑豆 72

十四、绿豆 72

十五、扁豆 72

十六、豇豆 73

十七、豌豆 73

十八、蚕豆 73

第三节 菜类食物 73

一、韭菜 73

二、白菜 73

三、甘蓝 73

四、菠菜 74

五、芹菜 74

六、茄子 74

七、莴笋 74

八、竹笋 74

九、苋菜 74

十、茼蒿 74

十一、冬瓜 75

十二、丝瓜 75

十三、苦瓜 75

十四、黄瓜 75

十五、南瓜 75

十六、番茄 75

十七、辣椒 76

十八、大蒜 76

十九、葱 76

二十、洋葱 76

二十一、萝卜 76

二十二、胡萝卜 76

二十三、甘薯 77

二十四、芋头 77

二十五、马铃薯 77

二十六、藕 77

二十七、木耳 77

二十八、香菇 77

二十九、海带 78

三十、紫菜 78

第四节 果类食物 78

一、苹果 78

二、梨 78

三、香蕉 78

四、桃 78

五、李 79

六、杏 79

七、西瓜 79

八、甜瓜 79

九、木瓜 79

十、柑橘 79

十一、柿子 79

十二、枇杷 79

十三、葡萄 80

十四、杨梅 80

十五、菠萝 80

十六、椰子 80

十七、荔枝 80

十八、龙眼 80

十九、荸荠 81

二十、甘蔗 81

二十一、板栗 81

二十二、松子 81

二十三、榛子 81

二十四、葵花子 81

二十五、花生 82

二十六、白果 82

第五节 肉类食物 82

一、猪肉 82

二、牛肉 82

三、羊肉 82

四、马肉 83

五、驴肉 83

六、狗肉 83

七、兔肉 83

八、鸡肉 83

九、鸭肉 83

十、鹅肉 83

十一、鸽肉 84

十二、雀肉 84

十三、鹌鹑肉 84

十四、鲤鱼 84

十五、鲫鱼 84

十六、白鲢 84

十七、草鱼 84

十八、青鱼 85

十九、鳜鱼 85

二十、乌鱼 85

二十一、黄花鱼 85

二十二、带鱼 85

二十三、黄鳝 85

二十四、泥鳅 86

二十五、鳖 86

二十六、虾 86

二十七、蟹 86

二十八、海参 86

二十九、海蜇 86

三十、蚌肉 86

三十一、田螺 87

第六节 其他食物 87

一、味类 87

二、乳酪类 88

第五章 经络养脾胃 90

第一节 经络基本知识 90

一、十二经脉 90

二、经络的作用 91

三、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91

四、腧穴的分类及命名 91

五、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92

六、特定穴 92

七、腧穴的定位方法 94

第二节 足阳明胃经经络循行及穴位 94

一、经络循行 94

二、经脉病候 96

三、本经腧穴 97

第三节 足太阴脾经经络循行及穴位 109

一、经络循行 109

二、经脉病候 109

三、本经腧穴 111

第四节 常见病症 116

一、哮证 116

二、喘证 121

三、眩晕 127

四、不寐 131

第六章 调养情志养脾胃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第二节 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 142

一、个体因素 143

二、工作因素 143

三、社会因素 143

四、生活因素 143

第三节 情志与健康 144

第四节 情志致病的特点 146

一、广泛性 146

二、体质发病各异 146

三、始于气 146

四、发病条件不同 147

五、病程长而多虚损 147

第五节 情志与脾胃 147

第六节 情志所致之脾胃病 149

一、胃痛 149

二、呕吐 150

三、噎膈 150

第七节 情志疾病的诊断 151

一、情志疾病的诊断 151

二、情志健康的标准 151

第八节 调摄情志的方法 152

一、节思虑、去忧悲、和喜怒、常乐观 153

二、独立守神 155

三、少私寡欲、淡泊名利 157

四、七情中和 159

五、知足常乐 159

六、移情易性 160

七、宽容之心 161

八、思伤脾,怒胜思解 162

第七章 改良生活习惯 164

第一节 起居有常 164

一、起居顺时 165

二、合理睡眠 165

第二节 调摄二便 169

一、要长生,肠常清 169

二、要长生,小便清 170

第三节 动静合宜 171

一、形体需劳 171

二、不妄作劳 172

三、劳逸结合 173

第四节 功法养生 174

一、气功概述 174

二、养生功法 174

第五节 环境养生 177

一、居无求安 178

二、天人相应,顺应自然 178

三、微小气候良好 178

第八章 常用健脾中药 181

第一节 茯苓 182

第二节 白术 184

第三节 山药 188

第四节 黄芪 190

第五节 砂仁 192

第六节 当归 194

第七节 薏苡仁 198

第八节 人参 200

第九节 芡实 207

第十节 莲子 208

第十一节 大枣 210

第十二节 鸡内金 212

第十三节 枸杞子 213

第十四节 牡蛎 216

第十五节 党参 218

第九章 常用健脾方剂 221

第一节 四君子汤 221

第二节 参苓白术散 223

第三节 理中丸 225

第四节 小建中汤 228

第五节 大山楂丸 231

第六节 保和丸 232

第七节 实脾散 234

第八节 丹参饮 235

第九节 藿香正气散 236

第十节 温脾汤 239

第十一节 麻子仁丸 240

第十二节 四逆散 242

第十三节 痛泻要方 244

第十四节 归脾汤 246

第十五节 黄土汤 248

第十六节 健脾丸 250

第十七节 枳术丸 251

第十八节 枳实消痞丸 252

第十九节 肥儿丸 254

第二十节 补中益气汤 255

第十章 从脾论治常见亚健康状态 259

第一节 高血压前期的防治 259

第二节 高脂血症前期的防治 267

第三节 糖尿病前期的防治 272

第四节 脂肪肝前期的防治 278

第五节 神经衰弱的防治 284

第六节 免疫力低下的防治 301

第七节 更年期综合征的防治 309

第八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防治 315

第九节 胃肠道功能紊乱的防治 322

第十节 肥胖病的防治 329

第十一节 月经失调的防治 337

第十二节 消化性溃疡病的防治 344

参考文献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