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3
1.2.1 理论意义 3
1.2.2 现实意义 4
1.3 研究的方法 5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 6
1.4.1 研究思路 6
1.4.2 研究内容安排 6
1.5 论文创新与不足 8
1.5.1 创新点 8
1.5.2 不足之处 9
2医生多点执业的中外文献回顾及相关概念界定 11
2.1 医生多点执业的国内文献回顾 11
2.1.1 医师多点执业的国内文献主要观点 12
2.1.2 现有医生多点执业国内文献的主要研究方法 20
2.1.3 对医生多点执业国内文献的评论 20
2.2 医生多点执业的国外文献回顾 21
2.2.1 国外医生多点执业相关文献主要观点 21
2.2.2 国外文献的主要研究方法 24
2.2.3 对国外医生双重执业相关文献的评论 25
2.2.4 小结 25
2.3 医生多点执业的含义、特点及形式 26
2.3.1 医生多点执业的含义 26
2.3.2 医生多点执业的特点 26
2.3.3 医生多点执业的形式 27
3我国医生执业历史的演变与回顾 28
3.1 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点执业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 28
3.1.1 医生执业的环境 28
3.1.2 医生的执业状态 30
3.2 经济转型初期有偿会诊阶段(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 31
3.2.1 医生执业的环境 32
3.2.2 医生的执业状态 33
3.3 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偿会诊与走穴并存”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5年) 35
3.3.1 医生执业的环境 35
3.3.2 医生执业的状态 37
3.4 新医改时期多点执业正式破冰阶段 40
3.4.1 医生执业的环境 40
3.4.2 医生的执业未来展望 42
3.4.3 小结 43
4医生多点执业的经济学分析框架 45
4.1 医生多点执业与人力资源配置 47
4.1.1 人力资源配置理论 47
4.1.2 多点执业与医疗人力资源配置的实现 52
4.1.3 多点执业与医疗人力资源的配置目标的实现 54
4.2 医生多点执业与人力资本投资和产权 56
4.2.1 人力资本理论 56
4.2.2 多点执业与人力资本投资 61
4.2.3 多点执业与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 63
4.3 医生多点执业与委托代理 66
4.3.1 委托代理理论与共同代理 66
4.3.2 不同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医生执业选择 68
4.4 医生多点执业的基本分析视角和方法 74
4.4.1 基本视角 74
4.4.2 基本方法 74
5医生多点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76
5.1 医生多点执业选择影响因素的静态分析 76
5.2 多点执业的行为选择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79
5.2.1 多点执业行为选择动态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假设 79
5.2.2 医生多点执业选择的动态分析 80
5.3 医生多点执业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82
5.3.1 工资率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影响 82
5.3.2 流动成本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影响 84
5.3.3 第一执业地点的工作时间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影响 86
5.3.4 职业性人力资本投资偏好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影响 87
5.4 理论研究中拟解决的问题 91
5.5 理论研究中的效度思考 91
5.5.1 内部效度 91
5.5.2 外部效度 92
5.6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模型和实证研究步骤 92
6医生多点执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93
6.1 研究目的 93
6.2 研究假设 93
6.3 研究方法 94
6.3.1 因子分析 94
6.3.2 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94
6.4 实证分析过程 95
6.4.1 研究样本的特征和变量选取 95
6.4.2 医生多点执业选择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98
6.4.3 对医生多点执业选择认知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102
6.4.4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106
6.5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06
6.5.1 关于工资率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影响问题分析 106
6.5.2 关于对医疗事故的担心对医生多点执业的影响问题分析 108
7我国医生多点执业的制度障碍及对策建议 109
7.1 对策建议一:改变医生的薪酬结构,实现医生的人力资本价值 109
7.2 对策建议二:推进医生执业的社会化,建立新型医院与医生的关系 113
7.3 对策建议三:实现医院内部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医生的弹性工作制度 116
7.4 对策建议四:构建畅通的社会公众识别医生的信息通道,和谐医患关系 119
7.5 对策建议五:建立多元化的医疗市场格局 120
7.6 对策建议六:提升医生执业特别是医生多点执业的准入门槛,保证医疗市场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123
展望 126
参考文献 127
附录 131
致谢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