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通史 9 隋唐五代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阎守诚,宁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07753165
  • 页数:534 页
图书介绍:

综述 4

一、隋唐五代时期的世界与中国 4

二、隋唐五代时期历史发展大势 7

(一)隋朝(581—618) 7

(二)唐前期(618—755) 9

(三)唐后期(755—875) 14

(四)唐末农民战争——五代十国(875—960) 17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21

四、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地位 26

(一)经济方面 27

(二)政治方面 34

(三)文化方面 37

五、隋唐五代的时代风貌及其成因 39

治乱兴衰编 52

第一章 权力更迭与政争 52

一、杨坚代周与全国的统一 52

(一)代周建隋 52

(二)统一南北 54

二、隋的灭亡和唐的建立 56

(一)江都政变 56

(二)太原起兵与唐朝建立 58

(三)削平群雄,统一全国 60

三、隋和唐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及斗争 63

(一)隋朝的皇位之争 63

(二)玄武门事变 67

(三)贞观后期的皇位继承斗争 72

(四)关陇集团与一般地主势力的消长 76

四、武则天改唐为周及开元前后的权力斗争 79

(一)废王立武之争 79

(二)从圣母神皇到改唐为周 82

(三)五王政变与中宗复位 85

(四)中宗时期的宫廷斗争 87

(五)诛灭韦党和睿宗、太平公主与玄宗的权力斗争 88

五、安史之乱及唐王朝对藩镇割据势力的斗争 90

(一)安史之乱的酝酿与爆发 90

(二)安史之乱的平定 93

(三)众设节度使与割据局面的形成 96

(四)德宗削藩尝试的失败 100

(五)宪宗对强藩的制裁与河朔归朝 103

(六)河朔再叛及其后的地方形势 107

六、唐后期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111

(一)宦官势力的抬头与发展 111

(二)牛李党争 115

(三)南衙北司之争 120

(四)地方势力的崛起与唐的衰亡 125

七、五代十国的更替 130

第二章 改革与政策的变更 134

一、隋代二帝巩固中央集权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改革措施 134

二、武则天“建言十二事”与唐前期统治方略的调整 139

三、开元中期各项制度的重大改革 141

四、代宗、德宗时期统治政策的调整 147

五、“二王八司马”改革 150

六、后周的改革 152

第三章 国力盛衰与社会稳定状况 155

一、隋代的强盛与社会动荡 155

二、贞观之治 158

三、动荡政局中的社会稳定发展 164

四、开、天盛世与由盛而衰 167

五、元和中兴 172

第四章 民族与国家关系 175

一、隋与边疆各族及邻近国家的关系 175

(一)东突厥降隋 175

(二)击败吐谷浑,加强与西域的联系 176

(三)遣使流求 177

(四)远攻高丽 178

二、唐前期与边疆各族及邻近国家的关系 179

(一)唐初的羁縻政策及对突厥、吐谷浑的统治 179

(二)安西四镇的建立 182

(三)与吐蕃的和战 183

(四)灭薛延陀、降铁勒及回纥的内附 184

(五)与契丹的和战 185

(六)与南诏的和战 185

(七)攻入朝鲜半岛 186

(八)唐朝与大食的关系 186

三、唐后期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187

(一)回纥助唐平乱 187

(二)吐蕃在西北、西南对唐境的攻占 188

(三)与南诏的和战 188

(四)与渤海政权的关系 189

第五章 农民起义与民变 190

一、隋末农民大起义 190

二、睦州陈硕真起义 192

三、唐前期南方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 193

四、唐代宗时期江淮农民起义 194

五、唐代的农民逃亡 195

六、裘甫、庞勋起义 197

七、唐末农民大起义 199

经济编 209

第一章 资源与环境 209

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209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209

(二)森林的减少与生态环境的变迁 213

(三)自然灾害与防灾救灾 214

二、人力资源及其利用 222

(一)隋代人口增减变化概况 223

(二)唐前期著籍户口与实有人口的增长演变 225

(三)唐后期和五代人口地理的变化趋势 227

(四)隋唐人力资源的利用及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分布 231

第二章 经济管理体制与政策 234

一、以尚书户部(度支)为中心的隋及唐前期财务机构及其管理 234

(一)机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 234

(二)预算编制与国用支出 237

(三)法规管理与财赋出入的勾检监察 239

(四)开、天使职的派设及其特点 241

二、财政三司与财赋分掌制在唐后期及五代的形成发展 243

(一)赋税体制的重建 244

(二)财政三司的确立 247

(三)唐中央内部的财务管理 249

(四)三司使的建立与五代十国机构、财计的变化 252

三、经济制度和政策 255

(一)以人丁为本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255

(二)户税、地税的发展与两税法 259

(三)工商行政管理、专卖和工商税收 264

(四)刘晏理财 269

(五)仓廪与和籴 272

(六)货币及物价控制 275

(七)赋税收入与支出 279

(八)徭役、兵役与色役差科 283

第三章 繁荣发展的部门经济 288

一、农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288

(一)农业技术的提高 288

(二)农业工具的改进 289

(三)耕地面积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92

二、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294

(一)畜牧业经济区的分布 295

(二)畜牧业生产产量 296

三、林业与渔业 299

(一)林业的分布 299

(二)木材的开发利用 300

(三)植茶业的发展 302

(四)渔业生产 303

四、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304

(一)官府手工业 305

(二)家庭副业手工业 318

(三)私营手工业 329

(四)寺院手工业 337

五、交通运输业 346

(一)陆上交通网的扩展 346

(二)水上交通网的扩大 349

(三)畅通的丝绸之路 351

六、商业贸易的繁荣 352

(一)钱帛兼行与货币的变化 352

(二)各种类型的市场 354

(三)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活跃 359

(四)商业贸易的特点 360

第四章 区域与城镇经济的活跃 362

一、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362

(一)经济区域的划分及其主要特点 362

(二)关东经济区 363

(三)关陇西北经济区 365

(四)江淮经济区 366

(五)荆楚经济区 367

(六)巴蜀经济区 369

二、迅速发展的城镇经济 370

(一)东、西二京 370

(二)扬一益二 372

(三)广州 375

(四)汴州 376

第五章 科技与发明 378

一、农业与科技 378

(一)种植技术的进步 378

(二)粮食加工技术的提高 379

(三)农业与历法 381

二、手工业与科技 382

(一)造桥技术的新发明 383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390

(三)热兵器出现的历史意义 400

(四)建筑业技术的进步 405

社会结构编 411

第一章 社会群体状况 411

一、皇族及其附属群体 412

(一)皇族 412

(二)外戚 417

(三)宦官 420

二、官僚集团 421

三、平民 434

(一)特权阶层 434

(二)农民 438

(三)手工业者 442

(四)商人 444

(五)游侠 446

四、宗教集团及其附属人口 446

五、妇女 449

六、军人集团 453

七、贱口 456

第二章 家庭、宗族和社区 460

一、婚姻与家庭 460

(一)法律规定的婚姻制度 460

(二)家庭结构、规模及户籍管理 462

(三)家庭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465

二、宗族 468

(一)宗族与士族 468

(二)旧士族的地位及社会影响 470

(三)兴盛发展的谱牒之学 472

三、城镇与乡村 474

(一)城市的发展与分布 474

(二)城市的社会结构 478

(三)乡村基层政权的功能 482

(四)乡村社区组织与功能 484

四、社会的人口流动 486

(一)隋代的人口迁移 487

(二)唐前期的人口迁移 489

(三)安史之乱与人口迁移 491

(四)唐末战乱与人口迁移 494

第三章 少数民族社会 498

一、突厥 498

(一)经济状况 499

(二)社会结构 500

(三)政权机构和官制 501

(四)兵制 502

(五)文化 503

二、回纥 504

(一)经济状况 504

(二)社会结构 504

(三)政权机构和官制 506

(四)文化 506

三、薛延陀、黠戛斯与沙陀 507

(一)薛延陀 507

(二)黠戛斯 508

(三)沙陀 509

四、吐蕃 510

(一)吐蕃的来源与吐蕃王朝的建立 511

(二)社会组织与经济 512

(三)政治军事制度 513

(四)文化 514

五、吐谷浑、党项 515

(一)吐谷浑 515

(二)党项 518

六、东北地区各族 520

(一)室韦 520

(二)奚 521

(三)契丹 522

(四)靺鞨 523

七、南诏 524

(一)民族构成 525

(二)经济 529

(三)政治军事制度 530

(四)文化 531

八、中南、东南地区各族 532

(一)西原蛮 532

(二)莫徭蛮、武陵蛮和蛮僚 533

(三)僚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