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复合材料的保养和维修 第2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基思·B.阿姆斯特朗,L.格雷厄姆·贝文,威廉·F.科尔Ⅱ著;陈晨,郑晓然译
  • 出 版 社: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6512357
  • 页数:4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2版已经进行了广泛更新,以与复合材料在商用航空上的日益增长的应用保持同步。作为维修技术人员和设计工程师的参考资料,这本书是由SAE商用飞机复合材料修理委员会(CACRC)的培训任务组开发,由SAE AIR493 8 出版发行的课程教学大纲成果,是供复合材料和粘接结构技师专家使用的培训文件。

第1章 复合材料与复合材料保养导论 1

1.1 复合材料定义 1

1.2 复合材料的历史 1

1.3 复合材料的优缺点 2

1.3.1 复合材料的优点 2

1.3.2 复合材料的缺点 2

1.3.3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优点 3

1.3.4 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缺点 3

1.3.5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优点 3

1.3.6 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缺点 3

1.4 复合材料在飞机、游艇、汽车和高速列车的应用 4

1.4.1 早期飞机结构 4

1.4.2 现代飞机结构和其他应用 4

1.5 复合材料结构的维护 8

1.5.1 复合材料构件损伤源 8

1.5.2 使用过程中损伤的避免和性能劣化的改善 9

参考文献 11

第2章 材料 12

2.1 纤维增强材料 12

2.1.1 高性能纤维和常用金属材料的比较 12

2.1.2 玻璃纤维 12

2.1.3 碳纤维 18

2.1.4 芳纶纤维 23

2.1.5 硼纤维 25

2.1.6 其他新型纤维 25

2.2 增强体形式 28

2.2.1 带 28

2.2.2 织物 28

2.3 纤维油剂和浸润剂 36

2.3.1 玻璃纤维浸润剂 36

2.3.2 碳纤维表面处理 38

2.3.3 芳纶纤维表面处理 38

2.3.4 新型纤维的上浆剂和表面处理 39

2.4 树脂基体 39

2.4.1 热塑性树脂 39

2.4.2 热固性树脂 40

2.4.3 树脂基体和胶黏剂性能要求 43

2.4.4 环氧和酚醛预浸料与胶膜——固化阶段 45

2.4.5 环氧湿铺贴树脂的混合和混合速率 47

2.4.6 聚酯树脂 49

2.5 胶黏剂 49

2.5.1 液体和糊状胶黏剂 49

2.5.2 发泡胶黏剂 51

2.5.3 胶膜 51

2.5.4 胶层厚度控制 54

2.5.5 使用环境对树脂体系的影响 55

2.6 芯材 58

2.6.1 木材 59

2.6.2 泡沫芯材 59

2.6.3 蜂窝芯材 60

2.6.4 槽式芯材 66

2.6.5 合成芯材 66

2.7 人工泡沫和封装化合物 67

2.7.1 封装化合物、树脂体系和胶黏剂的填料 68

2.7.2 另外一些填料 69

2.8 保护涂层 69

2.8.1 密封剂 69

2.8.2 底漆 72

2.8.3 面漆 73

2.8.4 导电涂层 74

2.8.5 抗冲刷涂层 75

2.8.6 其他保护涂层 75

参考文献 76

第3章 运输和贮存 79

3.1 运输及接受货物 79

3.2 温度要求 79

3.3 贮存具体要求 79

3.3.1 温度要求 79

3.3.2 清洁和损伤预防 81

3.3.3 吸湿损伤的防护 83

3.3.4 标识 83

3.3.5 发货单和质量证明 85

3.4 贮存期/适用期 86

3.5 配套分装 87

3.6 再确认 88

3.7 在机库或车间的材料维护 88

第4章 制造技术 90

4.1 纤维缠绕 90

4.2 织物和预浸带的铺贴方法 91

4.2.1 手工铺贴(湿铺贴和预浸料铺贴) 91

4.2.2 自动铺带技术 93

4.3 拉挤技术 93

4.4 树脂传递模塑成形 94

4.5 注射模压成形 95

4.6 丝束铺放 97

4.7 压机模压成形 97

4.8 真空胶结 97

4.9 热压罐胶结 97

4.10 烘箱固化 101

参考文献 101

第5章 原始设计准则 102

5.1 主结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 102

5.1.1 复合材料机身部件的损伤源 104

5.1.2 故障后果 105

5.2 复合材料结构类型 105

5.2.1 层合结构(层合板) 105

5.2.2 夹层结构 106

5.3 铺层方向 110

5.3.1 经向纤维排列 112

5.3.2 平衡与对称 113

5.3.3 嵌套和堆栈 114

5.4 芯材取向 115

5.5 操作环境 115

5.5.1 温度 115

5.5.2 湿度 115

5.5.3 污染物 116

5.5.4 侵蚀 116

5.5.5 热应力 117

5.5.6 湿热效应 117

5.5.7 阻燃性 117

5.6 电学要求 118

5.6.1 电偶腐蚀 118

5.6.2 电磁界面 121

5.6.3 静电放电 121

5.6.4 雷击防护 122

5.6.5 雷达波透过率 122

5.7 力学要求 123

5.7.1 拉伸和弯曲强度 123

5.7.2 刚度 124

5.7.3 疲劳 124

5.7.4 抗冲击性(损伤容限) 125

5.7.5 蠕变 126

5.8 连接/接头 126

5.8.1 胶结接头 127

5.8.2 机械紧固/铆接接头 130

5.9 其他设计要求 131

5.9.1 气动光滑性 131

5.9.2 重量和平衡 131

参考文献 131

第6章 安全与环境 134

6.1 引言 134

6.2 胶结车间的条件 136

6.3 可吸入的纤维和粉尘 138

6.3.1 玻璃纤维 138

6.3.2 碳纤维和石墨纤维 138

6.3.3 芳纶纤维 138

6.3.4 砂纸打磨灰尘 139

6.4 烟雾和蒸气 139

6.4.1 树脂烟雾 139

6.4.2 溶剂蒸气 140

6.4.3 密封剂蒸气 140

6.4.4 涂料 140

6.4.5 燃料 141

6.4.6 酸烟气和酸飞溅 141

6.4.7 曝露极限 141

6.5 皮肤接触 142

6.5.1 与皮肤接触的纤维 142

6.5.2 与皮肤接触的树脂 142

6.5.3 与皮肤接触的溶剂 143

6.5.4 挑选合适的手套 143

6.5.5 用于个人保护的润肤霜 144

6.6 材料安全性数据表 144

6.7 放热反应 145

6.8 废物处理 145

6.9 安全规程 146

6.9.1 紧急情况急救程序 146

6.9.2 一般的安全程序 146

6.9.3 个人安全措施 147

6.9.4 皮炎 147

6.10 当发生化学品溢出时需要采取的行动 149

6.11 爆炸危险 149

6.12 静电放电和防火 150

6.12.1 预防静电放电 150

6.12.2 防火 150

6.13 使用电气设备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151

6.14 国际标准化环境管理组织标准 152

参考文献 152

第7章 损伤和修理评估 154

7.1 目视检测 154

7.2 敲击试验 156

7.3 超声检测 158

7.4 X射线检测 161

7.5 涡流检测 162

7.6 热成像 163

7.7 胶结试验仪 163

7.8 湿度仪 164

7.9 干涉测量法/剪切成像 165

7.10 损伤类型 167

7.11 机械损伤的根源 169

7.12 损伤绘图(Mapping) 170

7.13 损伤信号的评估 171

参考文献 175

第8章 源文件 177

8.1 修改系统 177

8.2 有效性 177

8.3 图样编号体系 178

8.4 内部文件 179

8.5 材料和工艺标准 180

8.6 原始设备生厂商文件 182

8.7 管理文件 183

8.8 美国空中运输协会ATA 100体系 183

8.9 飞机维护手册 184

8.10 零件维护手册 184

8.11 大修手册 184

8.12 图示零件目录 184

8.13 结构修理手册 185

8.14 发动机手册 186

第9章 结构修理手册修理方法选择 187

9.1 零件定义 187

9.2 损伤分类 187

9.2.1 损伤专用术语 187

9.2.2 关键区域 188

9.2.3 允许/可忽略损伤 188

9.2.4 可修复损伤 189

9.2.5 大修或替换 190

9.2.6 其他考虑 190

9.3 修理方法 191

9.3.1 快速修复带 191

9.3.2 树脂密封 191

9.3.3 灌封修理 192

9.3.4 双面螺接(金属板)和双面胶结(复合材料补片) 192

9.3.5 预固化/共固化贴补处理 192

9.3.6 室温湿铺贴 193

9.3.7 高温湿铺贴 193

9.3.8 预浸料修理 194

9.3.9 斜嵌搭接和阶梯搭接修理 194

9.3.10 复合材料修理金属 196

参考文献 196

第10章 修理技术 198

10.1 准备 198

10.1.1 漆膜去除 200

10.1.2 脱胶方法 200

10.1.3 损伤去除 203

10.1.4 除湿和去污 207

10.1.5 复合材料表面准备——修理打磨和确定铺层 207

10.1.6 水膜破坏测试 210

10.1.7 金属表面准备 211

10.2 典型修理 211

10.2.1 封边的修理 211

10.2.2 芯材和单侧蒙皮损伤的修理 213

10.2.3 芯材和上下蒙皮损伤的修理 213

10.2.4 混杂复合材料的修理 214

10.2.5 盲修 215

10.2.6 注胶修理 216

10.2.7 实心层合板的修理 217

10.2.8 灌注填充修理 218

10.2.9 金属—金属胶结 219

10.2.10 塑料焊接(用溶剂或热) 219

10.3 胶黏剂的使用 219

10.4 封装材料、分离膜、分离织物、剥离铺层、透气布、吸胶布、吸胶织物和应用工艺技术 219

10.4.1 术语 219

10.4.2 选择准则 221

10.4.3 表面封装与整体封装 223

10.4.4 打褶 224

10.4.5 封装顺序 224

10.4.6 真空要求和原理 225

10.4.7 盖板和坝的应用 232

10.4.8 垂直渗胶方法 233

10.4.9 挤出(边缘渗出)方法 233

10.4.10 零渗胶方法 234

10.4.11 铺层压紧和压实 234

10.4.12 去除封装的注意事项和典型问题 235

10.5 固化阶段和温度——加热工艺技术 235

10.5.1 固化阶段的定义 235

10.5.2 低温固化 236

10.5.3 高温固化 236

10.5.4 直接和间接加热的比较 236

10.5.5 温变率和保温时间 237

10.5.6 温度控制和监控 238

10.5.7 热电偶的放置 238

10.5.8 温度控制问题 239

10.5.9 热修补仪和加热毯的应用 239

10.5.10 冷源 241

10.5.11 热电偶 242

10.5.12 加热或冷却期间零件的变形 243

10.6 修理后的检测 243

10.7 表面恢复 246

参考文献 247

第11章 机械紧固系统 248

11.1 引言 248

11.2 紧固件类型 248

11.2.1 紧固件标准 249

11.2.2 紧固件兼容性 250

11.2.3 铆钉 250

11.3 螺钉、螺母和螺栓 252

11.3.1 特种紧固件(特种螺栓) 255

11.3.2 锁紧螺栓 255

11.3.3 六角传动螺栓 257

11.3.4 特种盲孔螺栓 259

11.4 垫环、螺栓嵌件和垫圈 261

11.5 螺孔的准备 263

11.5.1 钻孔 263

11.5.2 孔的尺寸和公差 266

11.5.3 边缘距离和紧固件孔距 266

11.5.4 孔的保护 266

11.6 紧固件的安装和去除 267

11.6.1 紧固件的安装 267

11.6.2 紧固件的去除 274

11.7 紧固件的替换 274

11.8 胶结紧固件 275

11.9 复合材料紧固件 276

参考文献 277

第12章 文件编制 279

12.1 工艺过程控制文件 279

12.1.1 固化图表/数据条 279

12.1.2 例行和非例行工作文件 279

12.1.3 无损和有损检测数据 292

12.1.4 试样测试结果 292

12.1.5 净化间温度和湿度 292

12.1.6 恢复使用/日志签字同意 292

12.2 校准记录 292

12.3 材料控制记录 294

12.4 零部件文件 296

12.5 培训记录 296

第13章 车间设备和手动工具 298

13.1 手动工具和技术 298

13.1.1 钻机 298

13.1.2 高速磨机 300

13.1.3 切割器具 301

13.1.4 手工镂铣机 301

13.1.5 轨路式砂纸磨机 302

13.1.6 石膏绷带切削器(摆锯) 302

13.1.7 涂漆设备 303

13.1.8 涂抹器 303

13.2 车间设备 303

13.2.1 带锯 303

13.2.2 空气压缩机 304

13.3 加热设备 305

13.4 测量仪器 306

13.5 健康和安全设备 308

参考文献 309

第14章 工装和模具制造 310

14.1 引言 310

14.2 盖板和坝的制作 311

14.3 石膏模制作 312

14.4 脱模剂/分离膜 313

14.5 简单室温工装 313

14.6 室温固化预浸料工装 314

14.6.1 铺层 314

14.6.2 压实工序(Debulk) 315

14.6.3 最后封装工序 316

14.6.4 热压罐固化 316

14.6.5 时间的限制 317

14.6.6 室温或低温初期固化后的分步后固化工序 317

14.6.7 支撑结构 318

14.6.8 新复合材料工装的最初涂覆分离底漆的处理 319

14.6.9 低温固化材料的发展 319

参考文献 319

第15章 金属胶结 321

15.1 引言 321

15.1.1 历史和要求 321

15.1.2 黏着原理 324

15.1.3 金属胶结的优点和弱点 328

15.2 表面准备方法 329

15.2.1 研磨清理 332

15.2.2 Pasa-Jell 332

15.2.3 氢氟酸蚀刻处理 332

15.2.4 喷砂/硅烷 334

15.2.5 阿洛丁(Alodine或者Alochrom 1200) 334

15.2.6 波音的Boegel EP Ⅱ溶胶-凝胶工艺 335

15.2.7 FPL蚀刻 336

15.2.8 铬酸阳极处理 336

15.2.9 磷酸阳极处理 336

15.2.10 Metadalic/Sifco Selective Plating(英国)Ltd 339

15.2.11 Ciba激光预处理(CLP) 340

15.2.12 其他表面准备 341

15.3 底胶 341

15.3.1 使用底胶的原因 341

15.3.2 底胶的类型 342

15.3.3 底胶的使用 342

15.3.4 固化/干燥 343

15.3.5 厚度的校验 344

15.4 底胶的搬运和管理 344

参考文献 345

第16章 复合材料零件设计准则 347

16.1 引言 347

16.2 收到的报告的分析 347

16.3 分析报告中未提到的其他所需的设计特征 365

参考文献 367

第17章 修理设计 369

17.1 通用的修理设计 369

17.1.1 修理设计导言 369

17.1.2 层合板的加载 369

17.1.3 修理理论和设计要求 371

17.2 层合板修理设计 376

17.2.1 层合板修理设计导言 376

17.2.2 层合板修理设计考虑因素 377

17.2.3 修理设计的层合板分析技术 387

17.2.4 面内剪切强度(?) 398

17.3 芯材修理设计 400

17.3.1 夹芯结构中芯材的功能和负载 400

17.3.2 芯材、密度和格孔尺寸 403

17.3.3 芯材修理设计的建议[11,14] 403

17.4 胶结接头修理设计 404

17.4.1 胶结接头导言 404

17.4.2 胶结接头的类型[14,18] 404

17.4.3 胶结接头的失效模式[21] 406

17.4.4 胶结接头中的胶黏剂行为 407

17.4.5 胶黏剂剥离应力和位移[24] 422

17.4.6 耐久性——疲劳、蠕变和环境影响 430

17.4.7 胶结接头修理的考虑因素 431

17.4.8 胶结接头的修理设计建议[11,14,21] 431

17.5 机械紧固接头 432

17.5.1 机械紧固接头导言 432

17.5.2 紧固层合板的失效模式[2,18] 433

17.5.3 紧固件失效模式[18] 435

17.5.4 开孔应力集中——复合材料和金属的比较[21] 436

17.5.5 机械紧固接头的加载 436

17.5.6 负载的紧固件孔洞 438

17.5.7 紧固件载荷分布和接头几何形状 440

17.5.8 针对紧固接头的铺层取向 443

17.5.9 护垫和混杂材料的应用 444

17.5.10 紧固复合材料接头的疲劳性能[21] 445

17.5.11 间隙和填隙层的影响[21] 445

17.5.12 紧固件的选择[21] 446

17.5.13 夹芯壁板的机械紧固修理 448

17.5.14 紧固接头的修理建议[11,14,21] 451

参考文献 451

作者介绍 455

后记 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