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美意识通史 史前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志荣主编;朱志荣,朱媛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10178608
  • 页数:344 页
图书介绍:《中国审美意识通史》(八卷)是我国华东师范大学后长江学者、美学家朱志荣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ZD052)的最终研究成果;史前卷是《中国审美意识通史》的一卷。该书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史前审美意识的具体内容及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揭示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玉器等器物和岩画、神话在中国史前审美意识中一脉相承的发展历程和规律,总结了史前艺术的审美特点,勾勒出中国审美意识的萌芽和审美意识由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脉络。

绪论 3

一、历史溯源 4

二、基本特征 7

三、研究方法 12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的审美意识 17

第一节 旧石器的审美历程 18

第二节 旧石器的审美特征 21

第三节 细石器的审美特征 23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的审美意识 27

第一节 石器的审美特征 29

第二节 岩画的审美特征 35

一、线性特征 35

二、审美差异 39

第三节 新石器器物的总体特征 46

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 51

第一节 概述 52

一、陶器的诞生 52

二、陶器的造型 55

三、陶器的纹饰 60

第二节 半坡陶器 65

一、中国彩陶的滥觞 66

二、文化背景 67

三、艺术特征 70

四、纹饰风格 73

第三节 庙底沟彩陶的审美特征 75

一、文化背景 75

二、器型特征 76

三、纹饰特征 80

四、艺术表现 84

第四节 马家窑彩陶 87

一、实用与审美 87

二、观物取象 89

三、近取诸身 91

四、线条的写意 93

五、和谐的原则 94

第四章 新石器时代陶器(下) 99

第一节 河姆渡陶器 100

一、审美创造的生成特点 100

二、审美创造的表现方法 102

三、独特的南方风格 105

第二节 良渚文化陶器 106

一、社会背景 106

二、造型特点 108

三、纹饰特点 110

四、风格特征 113

第三节 大汶口文化陶器 116

一、创造基础 116

二、形制特征 118

三、纹饰特征 121

四、艺术风格 123

第四节 龙山文化陶器 124

一、文化背景 124

二、造型特征 126

三、纹饰特征 128

四、艺术表现 130

第五章 新石器时代玉器 135

第一节 概述 136

一、玉料的多样性 136

二、功能的演变 137

三、纹饰的发展 138

四、造型的演变 139

第二节 红山玉器 140

一、创造的基础 141

二、感性特征 143

三、艺术风格 146

四、深远影响 148

第三节 崧泽玉器 149

一、玉料特征 150

二、造型特征 152

三、艺术风格 155

第四节 良渚玉器 157

一、主体意识 158

二、造型特点 160

三、纹饰特点 162

四、表现方法 163

第六章 史前岩画的基本特征 167

第一节 概述 168

一、时间域 168

二、材料域 172

三、类型域 175

四、价值域 177

第二节 史前岩画的基本特征 179

一、整一自足,笔简意丰 179

二、仰观俯察,随物赋形 180

三、生活氛围,生命意识 181

第三节 史前岩画的民族特色 182

一、共通点 183

二、生活氛围与巫术氛围 185

三、逐朴与求精 187

四、风格的延续 191

第四节 史前岩画的民族传承 193

一、计白当黑 194

二、泛化对象 196

三、整体观照 199

四、以“大”为美 201

五、朴拙简韵 204

第七章 中国岩画的构形要素 209

第一节 点的审美特征 210

一、点的外形 211

二、点的布局 213

三、艺术风格 215

第二节 线的审美特征 217

一、线的外形 218

二、线的布局 221

三、艺术风格 224

第三节 块面的审美特征 227

一、块面的外形 227

二、块面的布局 229

三、艺术风格 231

第八章 中国岩画的成像特征 237

第一节 取象规则 238

一、简化原则 239

二、最大轮廓化原则 241

三、局部凸显原则 243

四、多点平视原则 245

第二节 平面经营 248

一、分割 248

二、对比 251

三、排列 253

第三节 纵深经营 255

一、深度表现 255

二、图与底 259

三、环境运用 260

第九章 中国岩画的题材意蕴 265

第一节 自然题材 266

一、类的模仿 267

二、自我意识 270

三、山水描摹 272

第二节 信仰题材 275

一、类型 276

二、象征性指意 278

三、明朗质朴 280

第三节 心灵题材 285

一、尚圆 285

二、开放式身体 288

三、天人合一 291

第十章 中国岩画的艺术起源 299

第一节 目的起源 300

一、一元论起源观 300

二、起源差异 303

三、多层累起源观 305

第二节 心理根基 310

一、理性与作品的差异 310

二、审美经验的根源意义 312

三、三重创作心理 314

结语 323

参考文献 327

索引 337

后记 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