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诠释学与中国哲学 1
一、“诠释”考 1
(一)诠释 1
(二)解释与阐释 6
二、中国哲学的诠释学境遇及其维度 9
(一)诠释学的脉络与语境 10
(二)中西诠释学之差异 13
(三)从诠释学方法到诠释学哲学 17
三、中国诠释学的探索 19
(一)傅伟勋的“创造的诠释学” 20
(二)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 22
(三)黄俊杰以孟子为中心的经典诠释学 24
(四)汤一介创建“中国解释学”的构想 26
四、儒家经典诠释的两种途径 28
(一)作为经学的儒学 28
(二)作为哲学的儒学 32
(三)两种形态会通的可能性 36
五、儒家经典诠释的三个时代 40
(一)古代文明的遗产和古典文明的创造 42
(二)以经为本的时代 46
(三)以传记为中心的时代 51
(四)走向多元的时代 56
六、儒家经典诠释的四个层次 60
(一)经 61
(二)传记 69
(三)注疏 76
(四)义理 82
第二章 古典哲学试诠 87
一、中国哲学体用论的源与流 87
(一)“体用”释义 88
(二)体用观的演变和发展 95
二、《老子》道德关系论 107
(一)“道”之四义 108
(二)“德”诠 113
(三)道与德的相成相应 114
三、朱子哲学体用观发微 117
(一)体用说之渊源 117
(二)朱子体用论之大意 119
(三)体用说的多层性和灵活性 123
四、叶适的社会历史本体观 125
(一)皇极一元论 125
(二)思想来源及背景分析 128
(三)皇极与太极 131
五、陈白沙与明初儒学 135
(一)倡言“自得” 137
(二)学宗“自然” 141
(三)“主静”的意义 145
第三章 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 151
一、清末经学的解体和儒学形态的现代转换 151
(一)三大争论宣告了经学时代的结束 152
(二)西学冲击下的最后挣扎 158
(三)儒学形态转换的可能向度 163
二、学科创制过程中的冯友兰 168
(一)建构前史 169
(二)框架性协议 173
(三)缝隙与壕堑 177
(四)在修补和重建的两难中 181
三、从“哲学”到“中国哲学” 185
(一)哲学东来 186
(二)左右不逢源的尴尬 191
(三)主体性觉醒和后殖民策略 195
四、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儒学 199
(一)后冷战时代的视野 199
(二)走出历史主义的阴影 202
(三)摆脱民族主义的狭限 204
(四)面向文明对话的新纪元 207
五、现代中国哲学的身份意识和形态特征 210
(一)旧体系的崩解和新身份的建构 211
(二)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215
(三)“中国哲学”形态的难题 220
(四)身份重构及未来挑战 225
第四章 当代哲学展望 230
一、儒学定位的历史脉络与当代含义 230
(一)古代的意向与叙述 231
(二)近代以来的省察与检讨 235
(三)当代意涵的分析与贞定 239
二、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242
(一)清末民初 243
(二)新文化运动时期 245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 247
(四)20世纪50年代后 250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 252
三、从《剑桥哲学词典》看当代中国哲学 254
(一)内容概略 254
(二)预示与启示 256
四、傅伟勋学术的四大论域 258
(一)创造的诠释学 258
(二)大乘佛教的现代性阐释 263
(三)现代生死学 269
(四)文化中国 275
五、汤一介对新时期中国哲学的贡献 279
(一)家风承续与学思历程 280
(二)从魏晋玄学到早期道教 284
(三)中国哲学的范畴体系和基本特征 288
(四)儒学的当代反思 292
(五)中国解释学的探索和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297
(六)从中国文化书院到《儒藏》工程 302
六、后殖民主义与中国哲学的措辞 305
(一)后殖民语境辨析 306
(二)合法性、合理性与正当性 312
(三)从训诂学走向诠释学 321
参考文献 329
索引 338
后记 349
再版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