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1
引言 1
跨地区的、本土的与都市的背景 5
文字生产:调和论与地方性 19
叙事框架 25
第一章 都会气象与自成一隅:省城与珠江三角洲 29
多元化的广州的新来者 30
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岛屿型乡镇和开阔沙田 55
结论 69
第二章 谢兰生的城市:嘉庆十五年至道光十年间(1810—1830)广州文化精英的日常社会活动 70
谢兰生和广州的流动世界 72
文人和赞助他们的商家 81
广州的书院和教师 95
文学会社与竞赛 107
结论 113
第三章 广州城的新地标:学海堂创建,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十年(1820—1830) 116
学海堂的古学考试 119
学海堂应试者的多元化网络 132
山堂:书院的建造 143
差异的话语:赞美学海堂 153
结论 160
第四章 重塑文化景观:历史,诗词,选集 163
本地历史 165
本地题材的诗歌 170
选集一:罗学鹏与《广东文献》 179
选集二:谭莹与《嶺南遗书》 189
结论 204
第五章 危机与重建中的学海堂、省城和珠江三角洲 207
新一代的延续性 209
与腹地相遇 218
重新确立城市文人文化 225
城市与腹地的重建策略 231
在重建中发展学海堂 236
进化中的书院系统与学海堂 244
结论 256
第六章 一位“江南客”:陈澧与广州的“汉宋调和论” 258
考证学实验 260
平衡江南与广州的身份认同 266
转型:陈澧对考证学的批评 270
“朱子好考证之学” 280
广州重建与考证学工程 289
结论 298
第七章朱“九江”:另类身份认同与珠江三角洲对省城的批判 300
九江乡 302
九江的宗族 308
儒林书院的士绅自治 315
朱次琦的广州教育与九江能动性 324
朱“九江”及其对广州城的批判 332
书写本土:族谱,选集,历史 340
结论 347
第八章 学海的思考:一个多元化式家庭的流动性与身份认同 350
流动性与城市精英 351
文本生产与本地身份认同 357
新时代的流动性与身份认同 363
学海堂学长,道光六年至同治二年(1826—1863) 377
参考书目 380
中文 380
英文 397
日文 413
索引 414
译后记 446
附录一 学海堂志&[清]林伯桐编、陈澧续编 449
附录二 学海堂考(附《菊坡精舍考略》)&容肇祖 487
附录三《学海堂集》目录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