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训诂概说 1
第一节 训诂和训诂学 1
一、什么是训诂 1
二、什么是训诂学 6
第二节 现代训诂学的建立 10
第二章 训诂内容的层次 17
第一节 训诂内容的核心——解字释词 17
一、以古注求故训 17
二、以字书证词义 19
三、审文意求确诂 20
四、明古音破通假 21
五、考异文辨词义 23
六、明破读辨词义 24
第二节 训诂内容的扩展——解句和讲述修辞表达 26
一、解句 26
二、讲述修辞和表达 33
第三节 训诂内容的延伸——关注与古籍阅读有关的问题 36
一、典章制度 36
二、校勘 37
三、发凡起例 38
第三章 训诂的体式 41
第一节 随文释义的传注训诂 41
第二节 通释语义的专书训诂 45
一、雅学系统的词书 47
二、许学系统的字书 54
三、其他训诂专书 56
第四章 训诂的范围 61
第一节 训诂范围的检讨 61
一、传统训诂学的范围 61
二、传统训诂学在研究范围上的得失 69
第二节 现代训诂学的新领域——中古以后口语语词的训诂 69
一、研究中古以后口语语词的意义 70
二、中古以后口语语词的一般特点 71
第五章 汉语文的特点与训诂学 79
第一节 关于汉字特点的探讨 79
一、汉字是怎样记录汉语的 79
二、汉字字形变化与词义变化的关系 84
第二节 关于汉语特点的探讨 87
一、汉语的结构、组合与表达 87
二、词义的一般属性和词义的民族性 90
第六章 形训 110
第一节 形训的原理 111
一、字义和词义 112
二、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 112
三、造字意图与词义 113
第二节 形训的方式和作用 114
一、形训的方式 114
二、形训的作用和运用 118
第三节 形训的原则 123
一、选用造字时的形体作分析依据 123
二、辨别笔意和笔势 124
三、注意形训运用的范围 124
四、结合语言实际 124
五、与声训、义训结合 125
第七章 声 训 128
第一节 声训的原理 128
第二节 声训的发展 132
第三节 声训的运用 139
一、声训的方式 139
二、声训的作用 140
三、声训的原则 145
第八章 义 训 149
第一节 根据语言环境探求词义 150
一、根据语言环境探求词义的原则 150
二、据文证义的方法 155
第二节 运用语义规律探求词义 161
一、同步引申和比较互证 161
二、正反相成和相反为训 164
三、义素分析与词义训释 165
四、合成词的语义结构与词义训释 166
五、词义演变内因与词义训释 167
第九章 训诂的方式 168
第一节 直 训 168
一、直训的形式 168
二、直训的原理和原则 170
三、直训的作用和局限 176
第二节 义 界 177
一、何谓义界 177
二、义界的方式 177
三、义界的作用和局限 179
第三节 推 原 179
一、何谓推原 179
二、推原的方法与步骤 180
第十章 训诂术语 185
第一节 训释词语的术语 185
谓 185
言 187
犹 188
曰 189
当为 191
读为(读曰) 191
读如(读若) 192
之言(之为言) 193
谓之 194
第二节 训诂体式的术语 194
一、关于注释名称的术语 194
二、关于注释分类的术语 196
第十—章 训诂学发展的回顾 197
第一节 训诂发展简史 197
第二节 训诂学的历史经验 203
附录: 207
重视探究词义变化的内部原因 207
黄氏训诂义界发微 222
后记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