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基本概念 1
二、学术特点 2
三、学习方法 4
第一章 源流 6
第一节 起源 6
一、源于武 6
二、成于医 8
第二节 流派传承 8
一、创始人 8
二、第二代传人 9
三、第三代传人 9
四、第四代传人 10
五、现代教育 12
六、相关著作 13
第二章 基本操作 15
第一节 特色手法 15
一、擦法 15
二、提拿法 17
三、点法 19
四、分法 20
五、合法 20
六、扫散法 21
七、理法 21
八、劈法 22
九、运法 23
十、背法 24
十一、拔伸法 24
十二、击法 26
十三、啄法 27
第二节 辅助手法 28
一、推法 28
二、拿法 30
三、按法 31
四、摩法 32
五、揉法 34
六、搓法 36
七、抖法 37
八、拨法 39
九、捻法 40
十、勒法 41
十一、摇法 41
第三节 常规操作 46
一、操作步骤 46
二、注意事项 48
第四节 常用穴位及选穴原则 48
一、常用腧穴 48
二、穴位选取原则 56
第三章 特色疗法 57
第一节 棒击法 57
一、桑枝棒制作方法 58
二、桑枝棒使用方法 58
三、棒击法操作常规 58
四、辨证施棒 62
五、注意事项 63
六、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63
第二节 膏摩 64
一、常用介质 65
二、使用方法 65
三、临床应用 66
四、注意事项 66
五、常用膏摩方 66
第三节 热敷 68
一、操作方法 69
二、施术部位和体位 69
三、适应证 69
四、注意事项 70
五、作用原理 70
六、湿热敷方药 70
第四节 熏蒸 71
一、操作方法 72
二、适应证 72
三、注意事项 72
四、熏蒸方 72
五、作用原理 73
第四章 少林内功练功法 75
第一节 概述 75
一、推拿练功的主要作用 75
二、少林内功的特点 76
三、少林内功的主要锻炼内容 77
四、少林内功的练习方法 77
五、少林内功的临床应用 78
六、少林内功锻炼的注意事项 78
七、练功的运动量 79
八、练功的营养卫生 79
第二节 功前热身及收功 79
一、功前热身 79
二、收功 90
第三节 基本裆势 91
一、站裆势 91
二、马裆势 92
三、弓箭裆势 92
四、磨裆势 93
五、亮裆势 94
六、并裆势 95
七、大裆势 96
八、悬裆势 97
九、低裆势 98
十、坐裆势 98
第四节 上肢动作 98
一、前推八匹马 98
二、倒拉九头牛 99
三、单掌拉金环 100
四、凤凰展翅 102
五、霸王举鼎 103
六、两手托天 104
七、顺水推舟 105
八、怀中抱月 105
九、仙人指路 106
十、平手托塔 107
十一、运掌合瓦 108
十二、风摆荷叶 109
十三、顶天抱地 110
十四、海底捞月 111
十五、饿虎扑食 112
十六、力劈华山 113
十七、乌龙钻洞 114
十八、单凤朝阳 115
十九、三起三落 116
第五节 双人锻炼 117
一、推把上桥 117
二、双龙搅水 118
三、双虎夺食 119
四、箭腿压法 120
五、八走势 121
第五章 临床应用 124
第一节 临床指导思想 124
一、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指导思想 124
二、治疗内妇杂病的指导思想 125
第二节 常见疾病应用 126
一、虚劳 126
二、失眠 128
三、头痛 129
四、高血压 130
五、肺痨 132
六、哮喘 134
七、肺胀 135
八、感冒 136
九、胃脘痛 137
十、腹泻 139
十一、便秘 140
十二、消渴 142
十三、中风后遗症 143
十四、颈椎病 144
十六、胸胁屏伤 146
十六、腰肌劳损 147
十七、肩关节周围炎 149
十八、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50
十九、痛经 152
二十、月经不调 153
二十一、乳痈 154
二十二、近视 156
二十三、湿疹 157
第六章 现代研究进展 159
第一节 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159
一、内功推拿治疗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 159
二、少林内功功法训练对运动系统影响的基础研究 160
第二节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61
第三节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162
第四节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63
第五节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64
一、功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64
二、手法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64
第六节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166
一、手法对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 166
二、手法对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 167
三、手法对免疫球蛋白的调节作用 168
四、手法对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169
第七节 对人体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70
一、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170
二、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171
附录 优势病种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