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译者序 送给“有心人”的成功秘籍 5
序章 经营手法也分企业规模和行业种类 9
第一部 经营者的言行决定一个公司的走向 13
第一章 公司的作用和所需的人才 15
知识集约型社会抛弃传统的招聘方式 17
多样化的人才是成功的关键 23
雇佣形式的多样化 27
头脑中常存裁员意识,避免突发性大规模裁员 31
“公司属于谁”利益相关者的作用 33
告别华尔街思维 35
从“巴拿马泄密事件”看社会意识的变化 38
第二章 什么是只有管理者才能胜任的工作 41
身为Top需要看到五年之后 43
公司运营是一个圆锥形 45
社长不是“会计部部长” 48
打磨自己的感性思维 54
第三章 磨炼传达信息的能力 56
报道内容是“不可控的” 58
深层次的信息难以传达到位 60
第四章 培养后继者没有绝对正确的道路 62
尽人事,听天命 64
区别“不得不交接”和“正常交接” 67
把时代的变化也纳入考虑范畴 71
选择经营管理Top是门艺术 74
第五章 企业对社会真正的贡献 77
充当了社会的经济部门 78
企业活动、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当下 81
第二部 企业管理的实践 83
第六章 不存在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评价制度 85
“章鱼洞”般的组织注定走不远 87
管理者需要打磨人格魅力 91
混杂时期的评价制度 95
按公司惯例工作的时代已经结束 99
第七章 销售额增长≠公司发展 103
通过预计资金需求量给企业做体检 107
锻炼敏锐的财务感觉 109
第八章 你制订的经营计划真的有意义吗? 112
要有“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意识 117
第九章 开展新业务时要做好撤退的准备 119
叫停的时机很关键 120
与其妄谈五年后,不如好好保驾护航 123
成功的关键在于热情 127
有趣的事情里蕴藏着商机 131
坚持不做“大企业” 135
“小箱子”要一个一个制作 137
第十章 社长、董事长、CEO——明确责任体制 139
让公司杜绝“糖尿病” 140
CEO的执行能力决定一切 143
比起透明性公司治理更看信服度 145
第十一章 决定公司价值的不是投资人 146
企业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的评价 148
股东的意见应该听几分 151
鼓励个人股东长期持有股票 153
企业治理要向着“利益相关者式”转型 155
第十二章 企业并购切忌“一见钟情” 159
收购成功并不是终点 161
迈入产学合作的时代 164
第三部 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167
第十三章 通过失败来培养判断力 169
光靠内秀是没办法做常胜将军的 172
在社交场合不妨把自己当成艺人 177
第十四章 读错宏观信号会导致企业破产 181
从日本读懂世界潮流 185
政府也会出错 187
第十五章 睁大眼睛看清高科技 189
高科技不代表一定会成为热卖产品 190
关注汽车与金融的变化 193
第十六章 只盯着对手就什么都做不成 196
用户优先意识 198
所谓“业界首家”“业界Top”有时候是个陷阱 201
不能对顾客“言听计从” 204
结语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