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区位置 1
1.2 华北地台北缘研究历史 4
1.2.1 基础地质工作 4
1.2.2 矿产研究 5
1.2.3 沉积地质研究 6
1.3 完成工作量 7
第2章 地层 9
2.1 地层划分 9
2.1.1 古生代地层划分依据 9
2.1.2 中、新生代地层划分依据 12
2.2 地层概述 14
2.2.1 古生界 14
2.2.2 中生界 31
2.2.3 新生界 39
2.3 地层对比 40
2.3.1 古生代地层对比 40
2.3.2 中生代地层对比 44
第3章 晚古生代沉积相分析 48
3.1 古生代构造环境 48
3.2 早二叠世火山-沉积相 50
3.3 早—中二叠世火山-沉积相 53
3.4 中二叠世沉积相 55
3.5 晚二叠世沉积相 58
3.6 古生代地层格架 59
第4章 火山岩 63
4.1 火山岩旋回特征 63
4.1.1 火山旋回的划分 63
4.1.2 火山旋回单元的地质含义 65
4.1.3 岩相序列分析 69
4.2 古生代火山岩 69
4.2.1 火山岩岩石类型 69
4.2.2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72
4.2.3 火山岩相及火山机构 76
4.3 中、新生代火山岩 77
4.3.1 火山岩岩石类型 77
4.3.2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81
4.3.3 火山岩相 86
4.3.4 火山旋回 87
4.3.5 火山机构 90
4.4 火山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94
4.4.1 与火山穹隆相关的矿产 94
4.4.2 与破火山口相关的矿产 95
4.4.3 与线状火山构造相关的矿产 96
4.4.4 与爆发岩筒区相关的矿产 96
第5章 岩浆岩 97
5.1 岩浆岩分类 97
5.2 二叠纪侵入岩 98
5.2.1 岩石学特征 98
5.2.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101
5.3 侏罗纪侵入岩 106
5.3.1 岩石学特征 106
5.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110
5.4 白垩纪侵入岩 115
5.4.1 岩石学特征 115
5.4.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118
5.5 脉岩类 122
第6章 构造地质 126
6.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126
6.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126
6.3 断裂构造 128
6.4 褶皱构造 129
6.5 多伦环形构造 132
6.6 构造与岩浆活动和矿产的关系 134
6.7 区域构造地质发展史 135
第7章 区域矿产 137
7.1 概况 137
7.2 主要矿产 138
7.2.1 钼多金属矿 138
7.2.2 银-铅-锌多金属矿 144
7.2.3 铜多金属矿 153
7.2.4 铅-锌-铌矿 174
第8章 成矿规律与找矿模式 180
8.1 成矿规律 180
8.1.1 矿床(点)空间展布特征 180
8.1.2 成矿时间演化规律 180
8.1.3 成矿区(带)的划分 181
8.2 主要矿种找矿模型 182
8.2.1 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182
8.2.2 找矿标志分析 199
8.2.3 找矿模型建立 199
第9章 结束语 205
参考文献及参考资料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