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如是说 山西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晋英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5407067
  • 页数:618 页
图书介绍:刘晋英,中共党员。1968年太原五中初中毕业。1969年11月至197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六师战士。1972年5月至1976年2月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大学毕业后,在先插队,后在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任职。

真相最有权威性(代序) 1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实践(1951—1962年) 1

第一节 青年学生下乡问题提出的社会背景 2

一、经济调控使新生劳动力从业陷于窘境 2

二、教育体制调整凸现中小学生出路问题 7

三、农业合作化提出对知识青年的需求 11

第二节 青年学生下乡务农方针的确立 14

一、城市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抉择 14

二、中小学毕业生回乡务农政策应运而生 17

三、动员城镇青年学生下乡务农成为既定方针 23

第三节 城市知识青年下乡务农的初步实践 29

一、青年志愿垦荒运动 29

二、“大跃进”时期的支边浪潮 33

第四节 经济调整时期的下乡知青 34

一、“大跃进”中劳动力管理失控的后果 34

二、城市精简人口成为经济调整的根本措施 39

三、精简措施在山西全面贯彻 49

第二章 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起(1962—1966年) 55

第一节 城镇知识青年下乡上山成为长久方针 56

一、城市知青下乡在国家继续调整中启动 56

二、知青下乡纳入国家计划 60

第二节 知识青年到农场去 63

一、协调有效的行政领导 63

二、高层、深入的宣传动员 72

三、力求务实的政策引导 79

四、积极推动的舆论导向 87

第三节 下乡上山到农村插队 91

一、到农村插队成为主要安置方式 91

二、山西省“插队”安置的基本思路 98

三、山西省动员体系形成 104

四、山西省安置工作渐入常规 121

第四节 区域特色初显端倪 128

一、一个会议——带动150万农村知青 128

二、一个规划——确立长远目标 133

三、一支队伍——建设山区的主力 137

四、一缕新风——山里来了京、津娃 152

五、一所学校——开启再学习渠道 157

六、一片深情——承当知青“娘家人” 170

第五节 宝贵的实践与积淀 180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大幅起落(1967—1972年) 187

第一节 运动的短暂沉寂 188

一、“大串连”中的知青“返城风” 188

二、中央坚守知青下乡方针 192

三、督促知青返乡的努力 198

第二节 激情荡漾的下乡大潮 202

一、蓄念勃兴的大动员 202

二、按部就班的安置工作 211

三、无需掩饰的缺憾 216

第三节 大潮过后的调整 225

一、低谷期的整顿 225

二、山西省工作渐入轨道 232

第四节 特殊阶段的得与失 238

一、阶段主要特点 238

二、主要成效与问题 241

第四章 秩序回归的高位运行(1973—1977年) 247

第一节 运动态势的重大转折 248

一、发生转折的主要因素 248

二、中央“统筹解决”的方针政策 252

三、全省上山下乡工作明显转势 256

第二节 “统筹解决”的具体实践 266

一、探实情解难题 266

二、整秩序立规范 273

三、调方式建机制 279

四、树典型造舆论 288

五、做表率助推力 293

第三节 知青问题的极致演绎 296

一、政治运动衍生推力 296

二、知青问题再起纷争 302

三、窘境中的坚持 306

第四节 持续高位运行的周期 309

第五章 运动的收缩与结束(1978—1981年) 315

第一节 知青问题的重新认识 316

一、指导思想的突破 316

二、相关政策的调整 320

三、重大决策性转折 326

第二节 为解决好知青问题创造条件 331

一、果断处理回城风波 331

二、积极谨慎统筹措施 335

第三节 山西省安置工作的转折 342

一、窘迫的工作局面 342

二、工作方略的转变 345

三、安置方式的探索 355

第四节 知青问题的最终解决 358

一、知青问题纳入劳动就业制度改革轨道 358

二、山西省解决知青问题的重大决策 366

第五节 积极稳妥的善后工作 375

一、知青返城及相关清理工作 375

二、对个别情况的妥善处理 381

三、京、津等跨省插队知青的安置 384

第六节 上山下乡运动悄然终结 386

一、大幕落下 386

二、最后的精彩 389

第七节 遗留问题的最终解决 390

一、几个敏感问题的破解 391

二、解决知青问题的社会环境 401

第六章 正本清源读历史 405

第一节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分期及特点 406

一、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分期的基本认识 406

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共性特点 407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阶段性特点 415

第二节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 424

一、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主导动因是经济因素 425

二、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终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动因 430

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思想渊源 436

第三节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成效与贡献 441

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对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积极作用 441

二、广大知识青年在艰苦磨练中茁壮成长 444

山西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事记(1950—1988年) 449

附录 565

附录一 山西省关于知青工作的相关规定及统计表 565

附件1 山西省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沿革 565

附件2 国家及山西省不同时期对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经费的补助标准及办法 568

附表1 山西省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统计表(1962-1981年) 576

附表2 山西省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成长情况汇总表(1962-1980年) 577

附表3 山西省国家拨付知青经费、供应木材及建房情况汇总表(1962-1981年) 578

附录二 国家有关知青工作重要文件摘编 579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农林办“关于国营农、林、牧、渔场安置家居大中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汇报会议的报告” (中发[62]630号) 579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中央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长会议的报告” (中发[63]561号) 58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摘)(一九六四年一月十六日) 590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安置领导小组《关于安置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发[1965]229号) 596

中共中央转发国家计委军代表《关于进一步做好知识青年下乡工作的报告》(中发[1970]26号) 601

中共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中发[1973]30号) 604

中共中央通知(中发[1978]74号) 609

后记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