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4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3
第二章 代词脱落的跨语言视角及汉语零形回指的分类与分布 14
第一节 代词脱落的跨语言视角 14
第二节 汉语零形回指的分类与分布 25
一 汉语零形回指的分类 25
二 汉语零形回指分布的语料库统计 27
第三节 本章小结 31
第三章 回指研究的相关理论 33
第一节 可及性理论 33
一 可及性理论的内容 33
二 可及性理论在汉语零形回指研究中的应用 35
第二节 向心理论 37
一 向心理论的内容 37
二 向心理论在汉语零形回指研究中的应用 39
第三节 认知参照点理论 43
一 认知参照点理论的内容 43
二 认知参照点理论在回指研究中的应用 44
第四节 语篇表征理论和文本更新理论 45
一 DRT和FCT的内容 46
二 DRT在指代研究中的应用 48
第五节 本章小结 49
第四章 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先行语凸显因素 51
第一节 语法显著 53
一 语法显著序列 53
二 语法显著序列的认知心理学解释 57
三 语法显著与回指策略 61
四 “主语”和“主题”之争 63
第二节 语义显著 66
一 论元的语义角色 67
二 名词生命度与语义显著 72
三 动词施事性与语义显著 76
四 构式与语义显著 80
第三节 信息显著 87
一 信息结构理论 88
二 无定名词与信息显著 89
三 动词语义与信息显著 9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03
第五章 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结构因素 106
第一节 汉语零形回指认知的距离因素 106
一 工作记忆与认知负荷理论 107
二 线性距离与认知距离 108
三 距离因素与零形回指照应模式 109
第二节 复句语义关系因素 120
一 修辞结构理论与汉语复句类型 120
二 复句语义关系类型与零形回指先行语语法角色 122
三 复句语义关系的形式标记 124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29
第六章 实验 131
第一节 实验1:先行语位置策略实验 132
一 实验方法 132
二 实验结果 134
第二节 实验2:主语显著的共性实验 135
一 实验方法 135
二 实验结果 137
第三节 实验3:名词生命度实验 138
一 实验方法 138
二 实验结果 139
第四节 实验4:动词语义和复句语义关系实验 140
一 实验方法 140
二 实验结果 142
第五节 名词有定性实验 144
一 实验方法 144
二 实验结果 146
第六节 数量信息实验 147
一 实验方法 147
二 实验结果 149
第七节 距离因素实验 150
一 实验方法 150
二 实验结果 154
第八节 讨论 155
第九节 本章小结 159
第七章 汉语零形回指的生成与解析机制 160
第一节 汉语零形回指的生成机制 161
第二节 汉语零形回指的解析机制 163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65
第八章 结语 166
第一节 主要特点 166
第二节 不足之处 167
第三节 研究展望 168
参考文献 170
附录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