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
1.1 研究目标 1
1.2 研究工作基础 1
1.3 研究范围 2
1.4 研究内容 3
1.5 研究思路 5
1.6 评价体系 6
1.7 研究工作量 13
1.8 主要成果 14
第2章 区域地质环境 16
2.1 气候条件 16
2.2 地表水文 24
2.3 地形地貌 26
2.4 地层岩性 28
2.5 区域地质构造 30
2.6 断裂活动性 31
2.7 资源状况 34
2.8 社会人文 36
第3章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37
3.1 宏观地震灾害特征 37
3.2 地震区地质灾害的宏观分布 41
3.3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发育度”研究 48
3.4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发育度”评价 87
3.5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对比分析 96
3.6 地震与地质灾害相关性研究 100
3.7 地震波特性与斜坡的变形破坏 112
第4章 地质灾害潜势度研究 140
4.1 地质环境因子体系 140
4.2 地质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154
4.3 “潜势度”评价模型 173
4.4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175
4.5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潜势度”评价 192
4.6 不同时段区域地质灾害潜势度对比分析 206
第5章 地质灾害危险度研究 209
5.1 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模型 209
5.2 地质灾害引发因子 209
5.3 62个县(市、区)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211
5.4 11个县(市、区)汶川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220
5.5 62个县(市、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225
5.6 11个县(市、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危险度”评价 232
5.7 不同引发因素下地质灾害危险度对比分析 239
5.8 地震前后临界降雨判据对比分析 241
第6章 地质灾害风险度研究 250
6.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250
6.2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易损度评价 251
6.3 62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262
6.4 11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风险度”评价 267
6.5 不同引发因素下地质灾害风险度对比分析 271
6.6 地质灾害危害度评价研究 273
6.7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对策 277
6.8 单沟泥石流风险度评价 277
6.9 小结 287
第7章 重大地质灾害案例研究 289
7.1 地质灾害成因类型 289
7.2 四川都江堰五里坡滑坡研究 296
7.3 甘肃舟曲锁儿头滑坡研究 307
7.4 四川青川东河口滑坡成因与运动模式研究 328
7.5 甘肃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研究 355
7.6 四川绵竹文家沟泥石流成因与防治 370
第8章 地质灾害决策支撑服务系统研发 386
8.1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386
8.2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393
8.3 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398
8.4 系统开发小结 402
第9章 主要成果及进一步问题 403
9.1 主要成果 403
9.2 进一步问题 409
参考文献及资料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