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部分 记叙:北门的“掉楼者” 3
一、精神病院的第一次履历 4
二、崩塌 23
三、复活 30
四、无问无真理 39
第二部分 笔记:语境世界的自我破解 43
一、语境(world in language) 44
二、语境形成机制 50
三、鸡蛋与羊羔 59
四、答案 61
五、追问 63
第三部分 记叙:从007到250的两种语境转换 65
一、007的语境 66
二、250的江湖水深 81
三、真正的求婚 98
第四部分 笔记:穿越诗歌丛林的地图 101
一、省略、跳跃、节奏 103
二、诗歌的角色意识 109
三、诗歌的线索 123
四、深陷丛林 131
第五部分 记叙:爱情三段论 133
一、深圳恋情 134
二、颠沛流离 147
三、婚礼与葬礼 153
第六部分 笔记:牛顿的苹果,我的意象 157
一、意象和叙事:触及本质的顿悟 159
二、韵体 180
三、余音余韵 189
四、诗眼与语境 193
五、诗歌的理性控制力 198
六、文言文写作与现代文写作的对比 201
七、诗歌可以缔造自己的语境世界 210
八、工具还是终点 212
九、灵感的纵深 215
第七部分 记叙:破产重整 217
一、死灰复燃 219
二、闪婚闪离 222
三、上天的回答 225
四、小说到诗歌的转化 227
五、同病相怜 229
六、第二次创业 231
七、豁然开朗 233
八、酝酿十四年的求婚 235
九、云游江南 236
十、隐居 238
十一、用诗歌纪念爱情 240
第八部分 笔记:灵感的放牧人 243
一、对艺术的哲学追问 245
二、对诗歌的追问 255
三、灵感、灵性、风范的关系 263
四、灵感和主题哪一个更重要 276
五、诗性即神性 278
六、思想与诗性的会师 283
小结 288
第九部分 记叙:精神病院里的诗人 289
一、主动住院 290
二、驾轻就熟 292
三、陷阱 294
四、鬼门关前 296
五、毕业十年 299
六、地狱深渊 300
七、出逃的苦行 303
八、云开雾散 306
九、终结者 308
第十部分 笔记:自足者的艺术社会学 311
一、艺术创作与艺术消费 314
二、自足的艺术和非自足的艺术 315
三、诗歌创作的良性循环 317
四、产品与作品 319
五、艺术价值实现的规律性 321
六、艺术创作的纸鹤效应 322
七、灌溉效应 323
八、十字路口效应 324
九、“退化论”效应 325
十、秃头效应 326
十一、双椅效应 327
十二、最后的反思 328
十三、重申意象的作用 329
十四、回答 330
第十一部分 诗想家 333
一、职场决断 335
二、非诚勿扰 337
三、对岸 341
四、童话式的转折 345
五、诗人与自杀 351
六、重心吸引力 359
七、宇宙童话 360
八、再见北门 361
九、诗想者的不治而愈 363
跋:诗性的总结 368
后记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