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 1
拟目及说明 3
叙语 9
泛论 13
思想和语言——一个文学界说 13
语言和文字——所谓文言 16
成文的文学和不成文的文学 33
文人的职业 37
史料论略 45
论伏生所传书二十八篇之成分 56
诗部类说 71
风 72
雅 78
颂 79
最早的传疑文人——屈原、宋玉、景差 88
楚辞余音 91
贾谊 97
儒林 104
诗 105
书 107
礼 108
乐 122
易 122
春秋 123
论语 孝经 126
五言诗之起源 136
一 论五言不起于枚乘 136
二 论五言诗不起于李陵 138
三 论五言不起一人 140
我们宜注意下列几件事 142
《诗经》讲义稿 145
叙语 147
泛论《诗经》学 149
一 西汉诗学 154
二 毛诗 155
三 宋代诗学 156
四 明季以来的诗学 157
五 我们怎样研究诗经 158
周颂 162
周颂说(附论鲁南两地与《诗》《书》之来源) 162
大雅 187
一 雅之训恐已不能得其确义 187
二 《大雅》的时代 188
三 《大雅》之终始 190
四 《大雅》之类别 190
小雅 192
一 《小雅》《大雅》何以异 192
二 《小雅》之词类 194
三 “雅者政也” 198
四 雅之文体 199
《鲁颂》《商颂》述 200
一 《商颂》是宋诗 201
二 《商颂》所称下及宋襄公 202
三 《商颂》非考父作 206
国风 209
一 “国风”一词起来甚后 209
二 四方之音 210
三 “诸夏”和《国风》 212
四 起兴 214
《国风》分叙 216
一 周南、召南 216
二 邶鄘卫 219
三 王 223
四 郑 224
五 齐 225
六 魏 226
七 唐 227
八 秦 228
九 陈 228
十 桧 229
十一 曹 229
十二 豳 230
《诗》时代 231
周诗系统 232
非周诗 233
《诗》地理图 234
《诗》之影响 235
论所谓“讽” 237
“诗三百”之文辞 244
战国子家叙论 263
一 论哲学乃语言之副产品 西洋哲学即印度 日耳曼语言之副产品 汉语实非哲学的语言 战国诸子亦非哲学家 265
二 论战国诸子除墨子外皆出于职业 269
三 论止有儒墨为有组织之宗派,其余虽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者,然大体是自成一家之言 276
四 论春秋战国之际为什么诸家并兴 278
五 论儒为诸子之前驱,亦为诸子之后殿 282
六 论战国诸子之地方性 285
七 论墨家之反儒学 294
八 《老子》五千言之作者及宗旨 299
九 齐晋两派政论 309
十 梁朝与稷下 315
十一 独行之士(存目) 318
十二 坚白异同之辨(存目) 318
十三 ?祥之重兴与五行说之盛 319
十四 所谓“杂家” 320
十五 预述周汉子家衔接之义 322
史学方法导论 323
拟目 325
史料论略 326
第一章 史料之相对的价值 327
第一节 直接史料对间接史料 327
第二节 官家的记载对民间的记载 354
第三节 本国的记载对外国的记载 357
第四节 近人的记载对远人的记载 358
第五节 不经意的记载对经意的记载 358
第六节 本事对旁涉 359
第七节 直说与隐喻 360
第八节 口说的史料对著文的史料 368
《史记》研究 371
《史记》研究参考品类 373
老子申韩列传第三 376
十篇有录无书说叙 382
论《太史公书》之卓越 386
论司马子长非古史学乃今史学家 388
东北史纲(第一卷) 389
告白 391
卷首 引语 392
论本书用“东北”一名词不用“满洲”一名词之义 394
第一卷 古代之东北(自最初期至隋前) 398
第一章 渤海岸及其联属内地上文化之黎明 398
第一节 东北与中国北部在远古为同种 398
第二节 肃慎——挹娄——女真 401
第三节 朱蒙天女玄鸟诸神话 405
第四节 殷商与东北 415
第二章 燕秦汉与东北 416
第三章 两汉魏晋之东北郡县 425
第四章 两汉魏晋之东北属部 475
上 史料 475
一 夫余 476
二 挹娄(肃慎) 479
三 高句骊 句骊 483
四 东沃沮 北沃沮(勿吉别附挹娄下) 487
五 ? 489
六 三韩 491
下 分解 499
甲 地望 499
乙 族类 501
第五章 汉晋间东北之大事 519
第一节 曹操征乌桓 519
第二节 公孙氏据辽东 521
第三节 毌丘俭平高句骊 523
第四节 慕容廆创业辽西 526
性命古训辨证 531
读者注意 533
序 534
引语 537
上卷释字 542
第一章 提纲 542
第二章 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统计及其字义 543
第三章 周诰中之“性”“命”字 564
第四章 《诗经》中之“性”“命”字 572
第五章 《左传》《国语》中之“性”“命”字 579
第六章 《论语》中之“性”“命”字 584
第七章 论《告子》言“性”实言生兼论《孟子》一书之“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586
第八章 论《荀子·性恶》《正名》诸篇中之“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590
第九章 论《吕氏春秋》中“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593
第十章 “生”与“性”、“令”与“命”之语言学的关系 594
中卷释义 603
第一章 周初人之“帝”“天” 603
第二章 周初之“天命无常”论 612
第三章 诸子天人论导源 628
第四章 自类别的人性观至普遍的人性观 634
第五章 总叙以下数章 639
第六章 春秋时代之矛盾性与孔子 646
第七章 墨子之非命论 653
第八章 孟子之性善论及其性命一贯之见解 661
第九章 荀子之性恶论及其天道观 669
第十章 本卷结语 678
下卷释绪 681
第一章 汉代性之二元说 681
第二章 理学之地位 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