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导论 第8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比格纳著;郑福明等译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040336696
  • 页数:5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新视野学前教育译丛》的一种,引进自培生公司。该书对亲子关系的理论体系和不同阶段及不同类型幼儿的教育方法、影响因素做了系统的分析。包括亲子关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从孕期到青少年阶段的具体的亲子教育方法。此外,还论述了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单亲家庭的亲子教育、同性恋家庭的亲子教育、高危家庭的亲子教育等。该教材十分注重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父母所遇到的各种家庭和家庭教育问题,提出了富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书不仅适合家庭教育的研究者使用,也适合对家庭教育问题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参阅,而且对于广大父母了解和掌握有效的育儿方法,也会颇有助益。

第一部分 亲子关系的社会背景 1

第一章 亲子关系生态学 3

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3

父母身份的概念 5

父母身份与亲子关系的特点 6

亲子关系的历史演变 8

古希腊与古罗马 8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 9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1600—1800) 11

工业革命时代(1800—1860) 11

二十世纪及当前的趋势 12

父母角色定位 15

文化的影响 16

教养方式和儿童发展的同步性 17

家庭教育的基本功能 17

原生家庭的影响 18

儿童对父母的影响 19

训导的方法 19

家庭的生态因素 20

态度和家庭教养方式 21

本章要点 21

第二章 文化视野 23

文化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 23

文化 23

社会化 25

当代家庭的特点 26

特点 26

当代家庭形式与结构的多样性 32

双亲家庭 33

单亲家庭与双核家庭 34

再婚家庭 36

同性恋家庭 36

回巢家庭 37

隔代家庭教育:大家庭 38

民族多样性与当代家庭 39

白人父母与子女 40

拉美裔父母与子女 41

非洲裔美籍父母与子女 43

亚裔美籍父母与子女 45

美洲印第安父母与子女 46

不同种族、民族的父母与子女 47

移民父母与子女 48

本章要点 50

第三章 亲子关系的理论视野 52

家庭系统理论 53

整体性 54

相互依存 54

模式 55

交互作用与反馈 57

界限 58

熵 59

等效性 60

适应 60

固有平衡 60

在亲子关系中的运用 61

家庭系统发展理论 62

家庭的一般发展过程 63

家庭系统的复杂性与跨代性 65

一个比喻 65

家庭生态理论与家庭教育 68

应用于亲子关系 70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与家庭教育 72

应用于亲子关系 74

其他相关的理论与家庭教育 75

学习理论 75

认知理论 76

应用于亲子关系 78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78

在亲子关系中的运用 79

本章要点 80

第四章 家庭教育策略 82

作为教师的父母 83

训导问题 85

关于训导的一些概论 86

方法和手段 99

行为矫正与社会学习 99

社会学习 101

民主式儿童训练法 101

父母效能训练 105

无效的训导方法 111

家庭教养方式与模式 111

专制型 112

放任型 113

权威型 113

其他分类 114

教养模式 114

儿童正常的行为问题 116

本章要点 116

第二部分 家庭教育工作 119

第五章 向父母角色的过渡 121

我想做父母吗? 121

经济因素 122

结构性因素 123

心理社会因素 124

向父母角色的过渡 130

准父母对怀孕的反应 130

初次为人父母时的调适 132

有关“做父母是危机”的研究 133

生第一胎的时间安排 134

父母身份是怎样影响夫妻关系的? 134

通向父母角色的新途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137

人工授精 138

怀孕药 138

体外受精 139

卵移植 139

代孕法 139

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有关的问题 140

收养问题 141

收养的类型 143

收养家庭系统中的家庭教育 146

寄养 148

寄养儿童 148

美国寄养人口的统计数据 148

养父母 149

帮助个体向父母角色转变 152

本章要点 153

第六章 怀孕与出生 155

怀孕要考虑的因素 155

胎儿发育的特点 156

影响怀孕的重要因素 156

母亲的年龄 157

孕期营养 158

身体锻炼 159

胎儿医学监护 159

化学品与药物 159

传染病 163

新陈代谢异常 165

父方影响胎内环境的危险因素 165

当代产前护理趋势 166

产前诊断的方法与设备 166

孕期调适 169

准父母对怀孕的反应 169

生育经历对成人的影响 171

生育经历 172

分娩方式 172

当代生育趋势 175

本章要点 177

第七章 婴儿和学步儿的家庭教育 179

婴儿期的发展里程碑 179

婴儿与学步儿的家庭教育 181

满足婴儿与学步儿的需要 181

个体对父母职责概念的认识转变 196

中性化的家庭教养角色 196

拟合优度 197

对婴儿与学步儿父母的支持 198

系统的家庭发展片段 200

第一代(祖父母) 201

第二代(成年父母) 202

第三代(儿童) 202

本章要点 203

第八章 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 205

幼儿期发展的里程碑 205

幼儿期的家庭教育 206

满足学龄前儿童的需要 206

对幼儿进行积极指导的方法 223

幼儿行为问题的处理 224

就寝时间与睡眠问题 225

消退问题 226

饮食问题 227

对学龄前幼儿父母的支持 227

儿童保育中心学前项目 229

学前项目 230

系统的家庭发展片段 231

第三代(儿童) 232

第二代(年轻父母) 233

第一代(祖父母) 234

本章要点 235

第九章 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 237

儿童中期发展的里程碑 238

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 240

家庭教育怎么变化 240

满足学龄期儿童的需要 242

儿童中期的正常问题行为 252

不服从 252

反社会行为 253

学习障碍 254

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 256

特殊儿童的特征 257

家庭反应 257

对特殊儿童家庭的支持 259

妇女就业对家庭系统有何影响? 263

对成人的影响 264

对子女的影响 265

系统的家庭发展片段 266

第三代(子女) 267

第二代(成年父母) 268

第一代(祖父母) 269

本章要点 270

第十章 青少年期与成年早期的家庭教育 272

青少年期发展的里程碑 273

青少年家庭教育 274

家庭教养方式的修正 274

满足青少年的需要 277

系统的家庭发展片段 288

第三代(子女) 289

第二代(成年父母) 291

第一代(祖父母) 292

父母与年轻子女的关系 293

父母与成年子女间的持续依赖 295

依恋关系的改变 297

回巢家庭系统的功能 298

隔代教育 300

祖父母的角色 301

继祖父母的角色 303

对年迈父母的照料 303

本章要点 305

第三部分 当代父母与儿童面临的挑战 309

第十一章 单亲家庭系统的家庭教育 311

离婚、单亲家庭与亲子关系 312

父母的调适 315

子女的调适 316

监护安排 321

共同监护 323

单身母亲家庭 325

单身父亲家庭 329

非常驻、无监护权父亲的困境 332

单亲家庭的优势 333

系统的家庭发展片段 334

单身母亲家庭 334

本章要点 337

第十二章 再婚家庭的家庭教育 338

再婚家庭的产生及其特征 339

再婚家庭的形成 341

再婚家庭角色与关系 346

继母 347

继父 348

继祖父母 349

继子女与继兄妹 349

前配偶与前亲家 350

再婚家庭的调适问题与策略 351

系统的家庭发展片段 354

新再婚家庭 354

本章要点 356

第十三章 同性恋与亲子关系 358

性取向的决定因素 359

发生率 360

有同性恋子女的家庭系统 361

当公开同性恋倾向成为家庭危机 362

同性恋家庭 367

同性恋父母 368

同性恋父亲 368

同性恋父亲的孩子 371

一种新的家庭形态 378

系统的家庭发展片段 379

第二代(成人子女,配偶和兄弟姐妹) 379

第一代(成人父母) 381

两年之后 382

本章要点 383

第十四章 青少年父母 385

少女怀孕的发生率、原因与结果 387

主要因素 387

青少年母亲 393

青少年父亲 398

青少年父母的孩子所受到的影响 401

对青少年父母的援助 403

教育方案 404

提高家庭教育技能,防止再孕 405

本章要点 407

第十五章 高危家庭中的亲子关系 409

虐待型父母及其子女 410

家庭暴力的定义和现状 411

家庭暴力的模式 413

与家庭暴力有关的因素 414

虐待型父母的特征 416

对虐待型父母的治疗和干预 420

受成人依赖或成瘾影响的家庭 421

认识依赖和成瘾造成的影响 422

受影响的成年家庭成员 422

受依赖或成瘾父母影响的儿童 428

本章要点 431

参考文献 433

译后记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