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2
一 问题的提出 2
二 研究现状 5
三 思路与结构 13
四 对相关理论的说明 14
第一章 李约瑟对科学史的理性重建 19
第一节 西方科学史的理性重建 19
一 规范编史学研究纲领 19
二 科学合理性的编史学 23
三 科学史的理性重建 28
四 科学社会学的史学实践 39
第二节 李约瑟对中国科学史的理性重建 48
一 “李约瑟问题”与SCC 49
二 “显影”理性:内在主义重建 52
三 寻找“病因”:社会学的外部辩护 63
第三节 李约瑟的科学史方法论 70
一 内外史的全面结合 70
二 普遍主义的一元科学观 77
三 欧洲中心论的再确认 80
第四节 本章总结 81
第二章 席文对科学史的社会学重构 84
第一节 李约瑟之后的反思与转变 84
一 西方学者对李约瑟的批判 85
二 编史学立场的重要转变 91
第二节 西方科学史的社会学重构 98
一 SSK的编史学主张 98
二 科学史及其社会学重构 108
三 社会建构主义的史学困境 121
第三节 席文对中国科学史的社会学重构 126
一 “文化整体”的社会建构论取向 126
二 利益导向下的古代研究者 130
三 中国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 135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44
第三章 后李约瑟时代:文化相对主义科学观 146
第一节 科学史研究中的文化相对主义 146
一 科学史中的“地方性路径” 146
二 多元文化的科学史观 152
三 人类学方法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 157
四 女性主义视角对中医的研究 160
五 后殖民主义视角对中国技术史的研究 167
第二节 文化相对主义的史学困境 174
一 外史对内史的取代 174
二 科学成为“文化傀儡” 179
三 对普遍性与客观性的解构 181
四 陷入封闭的文化单元 184
第三节 文化相对主义科学观的现实影响 187
一 社会建构论在全球造成的危害 188
二 热潮中自觉性反思的必要性 192
三 警惕新时期的文化保守主义 196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02
第四章 超越文化分水岭:后人类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204
第一节 后人类主义的实践转向 204
一 反思历史叙事的二元结构 204
二 走出二分法困境的理论努力 208
第二节 后人类主义编史学:走向生成本体论 212
一 本体论视域下的广义对称性原则 213
二 操作性的编史学:异质性要素的共舞 217
三 自然与社会的内生性:内外史的消解 223
四 超越文化边界:“地方性知识”的生成 226
第三节 对中国科学史的启示:走向实践 233
一 借鉴的可能性:中国古代科学的主客相融性 233
二 一个医学史案例:“和缓”医学实践的历史生成 240
三 算筹与筹算:蕴含实践品质的物质文化 246
四 吴文俊案例:“地方性知识”的互动与创新 251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63
结语 265
一 鉴往还须知来,返本不忘开新 265
二 “碎片”无法遮蔽整体,“偶然”不能掩盖主流 268
三 多元分离导致“以论代史”,交融互鉴创造生长空间 270
参考文献 274
后记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