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章 话本小说的理学空间研究 7
第一节 话本小说地域空间分布与理学地域空间分布 7
一、拟话本小说地理分布及相关问题 8
二、福建理学与拟话本小说刊刻 9
三、江西、安徽理学与拟话本小说编撰 11
四、江浙理学与拟话本小说编撰 14
第二节 话本小说与理学劝善的关系 17
一、明清之际儒者的劝善活动 18
二、明末清初儒者对善书的参与 20
第三节 明末清初小说的理学价值取向与善书 24
一、话本小说题材及叙事模式等与善书的一致性 24
二、话本小说劝善性原因考察——关于善书 29
三、话本小说劝善性考察——关于小说劝善传统 31
四、话本小说中的劝善 33
第二章 明末清初话本小说家的治经活动及理学思想 36
第一节 冯梦龙的治经活动及理学思想 36
一、冯梦龙的春秋学 36
二、冯梦龙春秋学特色 38
三、冯梦龙春秋学之义理举隅 44
四、冯梦龙春秋学对小说编撰之影响 49
五、冯梦龙的四书学 55
第二节 凌濛初的诗经学研究及理学思想 64
一、《圣门传诗嫡冢》——凌濛初的《诗经》经学观 64
二、《言诗翼》——凌濛初的《诗经》文学观 70
三、《诗逆》——凌濛初的《诗经》阐释方法 81
四、凌濛初治《诗经》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84
第三章 理学与话本小说的心性表达 87
第一节 神灵书写的心性意识 87
一、道德与神灵 88
二、技与神 92
第二节 鬼怪叙事与正心诚意 94
一、心性不修与鬼怪为祟 95
二、正心、正意——御鬼与御怪 100
三、化异类故事与心性修养 103
第三节 冥游经历与心性悟修 105
一、地狱游历,感悟心性 106
二、地狱受罚,重修心性 110
第四章 理学与话本小说的秩序诉求 113
第一节 话本小说对政治秩序的探究 113
一、话本小说对无良政治秩序的揭露与批判 114
二、“格其非心”,以道德救世 122
三、德治之外——小说家对政治秩序的继续探究 129
第二节 话本小说的婚姻家庭秩序 132
一、酒色财气与家庭伦理失范 134
二、话本小说对构建和谐家庭的思考 148
第三节 话本小说中的社会交往秩序 156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秩序的破坏 157
二、商品经济下和谐社会秩序的展示 162
第四节 话本小说中的人与自然秩序 168
一、理想的栖居——仙境、地穴与风水 171
二、与自然为友——惜物与放生 175
三、自然的精灵——精怪与宝物 178
第五章 理学对话本小说选材及编撰的影响 183
第一节 话本小说的编撰与理学关系考察 184
一、宋明理学的文理观 184
二、话本小说编撰与理学劝善 186
三、话本小说的编撰与理学“格物说” 197
第二节 世情故事与理学 205
一、经权观与小说的灵动叙事 205
二、尊身观与小说的情理叙事 212
三、心性论与小说的“气”叙事 215
四、批判性:世情故事的现实性与理学关系 221
第三节 公案故事与理学 226
一、诉讼与审判的天理原则 227
二、天理、刑讯与义理决狱 232
三、天理与话本公案故事的委曲叙事 242
第六章 理学与话本小说的形式表达 247
第一节 有意味的形式 247
第二节 性气论与话本小说人物的模式化 250
一、类型化人物的表现方法 251
二、人物类型化形式的“意味” 254
第三节 道与技:理学与话本小说的叙事分析 262
一、至情论与话本小说的叙事 263
二、理欲冲突与话本小说的情节模式 268
三、天命与天理:关于帝王将相的神异叙事 269
第四节 特殊的形式与载道精神 273
一、《豆棚闲话》 273
二、《十二楼》 278
第五节 关于宋明理学与话本小说衰落的思考 282
参考文献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