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化 2
一、“经济”溯源 2
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 3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9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9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 12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4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20
第三节 本书的内容结构 21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24
第一节 商品 24
一、商品的二因素 24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28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量 31
一、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31
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33
三、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规律 34
第三节 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35
一、商品经济一般性质 35
二、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性条件 37
三、社会主义普遍存在商品经济关系 38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0
五、商品拜物教 41
第四节 货币 43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43
二、货币的职能 49
三、货币流通规律 53
第五节 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 55
一、价值规律 55
二、市场经济一般 60
三、现代市场经济的两种形式 63
第三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66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66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66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 69
三、资本的一般属性与公有资本 7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77
一、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公有制和私有制 77
二、公有制为主体 78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81
四、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82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源泉 84
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84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86
三、剩余价值率 88
四、剩余价值的源泉和本质 88
第四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89
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89
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91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若干阶段 93
四、两种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96
五、剩余价值规律 97
第五节 工资的本质与形式 100
一、工资的一般现象与本质 100
二、工资的形式 102
三、工资量的变化 102
第四章 资本积累 107
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 107
一、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 108
二、简单再生产是资本价值的再生产 108
三、简单再生产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109
第二节 扩大再生产 110
一、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111
二、扩大再生产的类型 112
三、资本积累量的影响因素 114
第三节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115
一、资本积聚 115
二、资本集中 115
三、垄断和垄断竞争 117
第四节 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过剩人口 125
一、资本有机构成 125
二、相对过剩人口 126
第五节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130
一、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30
二、公有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134
三、资本原始积累 139
四、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141
第五章 资本循环、周转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145
第一节 资本循环 145
一、产业资本循环 145
二、产业资本正常连续循环的条件 148
第二节 资本周转 149
一、资本周转和资本周转速度 149
二、生产资本的构成对资本周转的影响 151
三、固定资本的周转与折旧 153
四、预付资本总周转 154
五、可变资本周转和年剩余价值率 155
六、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的意义 156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159
一、社会总资本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59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61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64
四、供求平衡与市场实现 167
第四节 经济周期与危机 172
一、经济周期波动 172
二、经济危机理论 172
三、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周期 175
第六章 平均利润与商业利润 179
第一节 成本、利润和利润率 179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179
二、利润率及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182
第二节 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185
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185
二、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190
第三节 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 196
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利润率下降趋势 196
二、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增加 197
三、阻碍利润率下降的因素 198
四、利润率下降趋势与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 201
第四节 商业资本与平均利润 203
一、商业资本的形成和作用 203
二、商业利润是平均利润 206
三、商业资本周转 209
第七章 利息和地租 214
第一节 借贷资本与利息 214
一、借贷资本及其特点 214
二、利息和企业利润 217
第二节 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220
一、银行及其职能 220
二、银行资本与银行利润 222
三、信用 223
第三节 股份资本与股息 228
一、股份资本及其性质 228
二、股份公司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230
三、股票与股息 231
四、虚拟资本与虚拟经济 233
第四节 地租 237
一、土地所有制与地租 237
二、级差地租 240
三、绝对地租 244
四、土地价格 246
五、房地产及其价格 247
第八章 国民收入分配 250
第一节 国民收入 250
一、国民收入及其相关概念 250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 254
第二节 国民收入分配 260
一、国民收入分配的一般原理 260
二、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 262
三、市场经济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 264
四、“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 265
五、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267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再分配 268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68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71
三、国民收入再分配手段 271
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 274
第四节 阶级与阶层 279
一、阶级与阶层 279
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变化 280
三、中国社会阶级和阶层的变化 281
第九章 国家经济过程 284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下的国家经济职能 284
一、国家与产权制度的保护 284
二、市场经济的“守夜人” 286
三、国家在要素市场形成中的作用 287
第二节 现代市场经济的国家职能 292
一、校正市场经济功能性失灵 293
二、维持市场关系再生产的职能 296
三、熨平宏观经济波动的职能 298
四、政府功能的局限性 300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01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301
二、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经济的途径 302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30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国家职能 305
一、社会主义国家中政府的“中性”与非中性 305
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的特殊性 306
三、国有经济及其改革 310
四、地方政府的市场角色 315
五、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317
第十章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 319
第一节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319
一、国际分工 319
二、国际贸易 324
三、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 328
四、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市场上的作用 333
第二节 资本的全面国际化与国际金融危机 335
一、资本国际化及其发展 335
二、跨国公司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载体 337
三、国际金融资本 338
四、国际金融危机 341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 344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历史进程 344
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 347
第四节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350
一、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51
二、中国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作为 352
三、中国的和平崛起 354
2006年第一版后记 358
2008年修订后记 360
2010年修订后记 361
2016年修订后记 363
2017年修订后记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