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志军,李文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9641866
  • 页数:161 页
图书介绍: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和增强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民环境教育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如何使国民环境教育真正发挥提高公民环境素质、协调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功能——这一重要课题正日益获得环境教育学术界的关注。而厘清国民环境教育本身的科学问题,尤其是机制共生度评价的科学问题是求解上述热点问题的关键。目前学术界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对国民环境教育的地位与功能、内容与目标等的阐述上,对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评价的系统研究还非常的薄弱。本研究在对国内外国民环境教育相关实践及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全面构建了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评价的研究框架,建立了由14个准则、26个领域、38个4级指标所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准则层的14个指标分别为:国民环境教育制度调控约束子机制、规划(计划)子机制,主体的联动和参与子机制,客体的联动和交流子机制,媒体的综合利用子机制,资源的综合发掘子机制,内容与目标设计的协调子机制,时空联动子机制,环境行为的引导、监控和奖惩子机制、组织保障子机制,经费保

第一章 引言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意义 2

第二章 相关实践与研究进展及研究设计 4

第一节 相关实践与研究进展 4

一、相关实践进展 4

二、相关研究进展 8

三、小结 10

第二节 研究设计 10

一、研究方法 10

二、技术路径 14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5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15

一、生态文明 15

二、国民环境教育 16

三、共生 16

四、机制 17

五、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 18

六、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评价 18

第二节 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19

一、生态学 19

二、教育学 20

三、社会学 21

四、伦理学 25

五、传播学 27

六、管理学 29

第四章 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的系统构成 31

第一节 主体 31

一、教师及研究人员 32

二、学校管理服务人员 32

三、政府相关主管部门 33

四、旅游地(景区) 34

五、导游员 35

六、环保组织 36

七、社区居民 36

八、其他主体 37

第二节 客体 38

一、学生 38

二、教师和其他教工 39

三、社区居民 39

四、游客 40

第三节 媒体 41

第四节 内容与目标 42

一、知识 43

二、技能 46

三、意识 52

四、伦理 55

五、行为 60

六、评价与建议 62

七、意愿 65

第五节 资源 66

一、国民环境教育资源等相关概念的定义与内涵 67

二、教育资源、国民环境教育资源二者的关系 67

三、国民环境教育资源的分类 68

第五章 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的子机制及共生种类 71

第一节 国民环境教育机制中的子机制 71

一、构成 71

二、主要子机制的内涵 72

第二节 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的种类 75

一、机制要素内部共生 76

二、要素之间的共生 76

第六章 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评价的理论探讨 78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要求 78

第二节 指标选取的方法 79

第三节 指标构建的路径及流程 80

一、路径 80

二、流程 80

三、指标体系合理性检验 86

第七章 基于受众感知的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实证评价 93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93

一、权重计算方法的选择 94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 94

三、指标及权重的最后确定 95

第二节 研究区选择 96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97

二、调查的实施 100

第三节 研究结果 101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 101

二、样本组总体得分与等级 101

三、样本组各指标得分 104

四、样本对国民环境教育的满意度分析 106

第四节 样本对环境教育机制共生度感知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07

一、地域因素 108

二、性别因素 109

三、年龄因素 109

四、婚姻状况因素 111

五、教育程度因素 112

六、职业因素 113

七、收入因素 114

第八章 国民环境教育共生机制构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15

第一节 问题及成因分析 115

一、相关政策法规调控约束不力 116

二、经费来源无可靠保障 116

三、缺乏对国民环境教育对象、内容、形式的系统规划 117

四、缺乏对相关主体环境行为的有效引导、监控和干预 117

五、缺乏多元教育主体的联动和广泛的社会参与 118

六、相关学术研究严重匮乏 118

第二节 对策建议 119

一、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调控约束子机制 120

二、建立多元化的经费保障子机制 120

三、建立对国民环境教育客体、内容和形式的系统规划子机制 121

四、建立环境行为的引导、监控和奖惩子机制 121

五、建立多元化环境教育主体的联动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子机制 122

六、建立国民环境教育的科研保障子机制 123

七、建立国民环境教育的人力资源保障子机制 123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125

第一节 结论 125

第二节 讨论 126

附录 128

附录1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建设共生指数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第一轮) 128

附录2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建设共生指数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第二轮) 131

附录3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建设共生指数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第三轮) 137

附录4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建设共生指数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第四轮) 140

附录5国民环境教育机制建设共生指数评价指标专家调查表(第五轮) 143

附录6国民环境教育感知调查问卷之“G1法指标权重计算的专家问卷” 145

附录7国民环境教育感知调查问卷(校园学生类) 148

附录8国民环境教育感知调查问卷(公共休闲场所类) 151

参考文献 155

后记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