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意义 2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
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 3
二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4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5
一 国外文献综述 5
二 国内文献综述 9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宏观环境分析 12
第一节 基础理论分析 12
一 产业经济理论 12
二 产融结合理论 14
三 产业结构理论 15
四 金融发展理论 17
五 政府规制理论 19
六 企业相关理论 21
七 金融创新理论 26
第二节 宏观环境分析 29
一 经济新常态将维持较长时间 29
二 经济体制改革将全面深化 29
三“十三五”时期金融改革将加速 30
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主导 31
五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 31
六 潍坊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32
第三章 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 34
第一节 西方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34
一 产融结合萌芽阶段 34
二 产融结合自由发展阶段 35
三 产融结合分业管理阶段 36
四 产融结合深化阶段 36
第二节 西方国家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 37
一 政府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38
二 银行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40
三 企业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41
四 市场主导型产融结合模式 42
第三节 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43
一 起步阶段(1987—1992年) 43
二 治理阶段(1993—2003年) 44
三 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47
第四节 我国产融结合的主要模式 49
一 服务型模式 49
二 投资型模式 50
三 发展型模式 51
第四章 产业金融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53
第一节 产业金融概述 53
一 产业金融的概念 53
二 产业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 54
三 产业金融与产业政策的关系 55
四 发展产业金融的必要性 56
五 产业金融发展的条件 57
第二节 产业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 58
一 以美国为例 58
二 以德国为例 62
三 以韩国为例 66
第三节 产业金融发展的国内经验 76
一 以海尔集团为例 76
二 以华润集团为例 89
三 以招商局集团为例 94
第五章 科技金融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01
第一节 科技金融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101
一 科技金融的概念界定 101
二 科技金融的相关理论 102
第二节 科技金融的主要模式 105
一 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 105
二 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 106
三 社会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 107
第三节 科技金融的构成体系 107
一 科技金融机构体系 108
二 科技金融市场体系 114
三 科技金融产品体系 120
四 科技金融监管体系 122
第四节 科技金融发展的国外经验 123
一 以美国为例 123
二 以日本为例 125
三 以印度为例 126
第五节 科技金融发展的国内经验 126
一 中关村示范区 126
二 上海张江示范区 131
三 武汉东湖示范区 136
四 深圳南山示范区 140
五 天津滨海新区 143
六 国内科技金融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47
第六章 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50
第一节 绿色金融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150
一 绿色金融的概念 150
二 绿色金融的相关理论 151
第二节 国外绿色金融的实践、经验及发展动向 154
一 国外发展绿色金融的实践 154
二 国外绿色金融的发展经验 154
三 近年绿色金融的发展动向 156
第三节 国外绿色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57
第四节 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58
一 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 158
二 我国绿色金融的存在问题 160
第五节 推动潍坊绿色金融发展的意义和必要性 163
一 发展绿色金融的重大意义 163
二 推动潍坊绿色金融发展的必要性 167
第七章 潍坊市产融结合发展战略 169
第一节 潍坊市现况和产融结合的内在需求 169
一 潍坊市现况概述 169
二 潍坊市发展产融结合的内在需求 173
第二节 潍坊市产融结合的发展战略 174
一 指导思想 174
二 总体目标 174
三 发展战略 175
第八章 本书的总结、创新与不足 185
第一节 本书的总结 185
一 大力发展产业金融 186
二 构建科技金融功能区 186
三 加快绿色金融规划与发展步伐 187
第二节 本书的创新与不足 187
一 本书的创新之处 187
二 本书的不足 187
参考文献 189
后记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