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国目录学的初期阶段和《别录》、《七略》、《汉书·艺文志》的诞生 1
第一节 我国目录学的初期阶段 1
一、我国目录学的起源 1
二、孔子对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和编次 2
三、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和杨仆的纪奏兵录 4
第二节 《别录》、《七略》和《汉书·艺文志》的诞生 5
一、《别录》《七略》 5
二、《汉书·艺文志》 28
第二章 从公元3世纪到7世纪我国目录学的发展(自魏至隋末) 36
第一节 国家藏书目录和全国图书总目简介 36
一、国家藏书目录 36
二、全国图书总目 38
第二节 分类体系的变革 39
第三节 全国图书总目的产生 46
第四节 佛经目录的产生和发展 50
一、重要佛经目录简介 50
二、佛经目录的特点和成就 53
第三章 从公元7世纪到14世纪末叶我国目录学的发展(自唐至元末) 57
第一节 各种重要目录简介 57
一、国家藏书目录 57
二、正史艺文志 60
三、通史艺文志 62
四、私家藏书目录 64
第二节 著录方法的改进和著录项目的增加 66
第三节 四部分类法的确立和类目的说明 68
第四节 成文解题的出现 81
第五节 郑樵的《通志·校雠略》 82
一、关于著录范围和著录方法 85
二、关于类例和类书 90
三、关于解题 95
四、关于编次 96
第六节 佛经目录的进一步发展 98
第四章 从公元14世纪末叶到19世纪中叶我国目录学的发展(自明至鸦片战争) 103
第一节 各种重要的目录简介 104
一、国家藏书目录 104
二、正史艺文志 105
三、私家藏书目录 106
四、善本目录 109
五、专科目录 110
第二节 著录方法的发展 114
第三节 四部法的动摇 116
第四节 善本目录的产生及其编制方法 134
第五节 正史艺文志的体例和补史艺文志 137
第六节 章学诚的《校雠通义》 140
一、关于著录方面的 140
二、关于(部次)分类方面的 141
三、关于叙录方面的 143
四、关于互著、别裁的 143
五、关于治书和校书的 144
六、对刘班的一些意见 145
七、对郑樵、焦竑的几点意见 147
八、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149
第五章 我国近代目录学的发展(自鸦片战争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158
第一节 国学举要书目和新学书目的产生及其在编制方法上的特点 158
第二节 新学书籍产生后的各种目录分类方法 161
第三节 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进步书刊的目录 163
第四节 国学举要书目和禁书目录 165
第五节 “五四”以后图书馆目录方法上的巨大变化 166
一、分类体系的改变 166
二、著者号码的采用 168
三、编目条例的规定 168
四、人名、书名、标题、字典式目录及联合目录的出现 169
五、卡片目录的应用和排印目录片的刊行 170
第六节 书刊索引工作的开展及其多种多样的编制方法 171
第七节 专科目录和地方文献目录方法的改进 182
一、专科目录 182
二、地方文献目录 184
第八节 近代目录学著作中对目录学对象的各种不同看法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