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中医学的历史源流 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4
第一章 藏象理论与临床 8
第一节 五脏的生理病机病证 8
一、肝 8
二、心 10
三、脾 11
四、肺 12
五、肾 13
第二节 六腑的生理病机病证 15
一、胆 15
二、胃 15
三、小肠 16
四、大肠 16
五、三焦 17
六、膀胱 18
第三节 奇恒之腑生理病机病证 18
一、脑 18
二、女子胞 18
第四节 脏腑相兼病机病证 19
第二章 气血津液理论与临床 22
第一节 气的生理病机病证 22
第二节 血的生理病机病证 23
第三节 气血的生理病机病证 24
第四节 津液的生理病机病证 25
第三章 经络学说与临床 27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生理功能 27
一、经络的概念 27
二、经络的组成 27
三、经络的生理功能 27
第二节 十二经脉 28
一、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28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28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规律 28
第三节 奇经八脉 29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29
第四章 病因理论与临床 31
第一节 六淫的病机病证 31
一、风 31
二、寒 32
三、暑 33
四、湿 33
五、燥 34
六、火 35
第二节 七情的病机病证 36
一、七情与五脏气血的关系 36
二、七情的致病特点 36
第三节 痰饮瘀血的病机病证 37
一、痰 37
二、饮 38
三、瘀血 39
第五章 临床中药学基础 40
第一节 中药学药性基础 40
一、四气五味 40
二、升降浮沉 41
三、归经 41
四、毒性 41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41
一、配伍 42
二、用量和服法 42
三、用药禁忌 42
第三节 中药的临床应用 43
一、解表药 43
二、清热药 44
三、泻下药 47
四、祛风湿药 48
五、化湿药 48
六、利水渗湿药 49
七、温热药 50
八、理气药 50
九、活血化瘀药 51
十、化痰止咳平喘药 52
十一、安神药 53
十二、平肝息风药 53
十三、补益药 54
十四、收涩药 56
第六章 临床方剂学基础 57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57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58
一、组方原则 58
二、方剂的变化 58
第三节 煎药法 59
第四节 方剂的临床应用 59
一、解表剂 59
二、泻下剂 60
三、和解剂 61
四、清热剂 61
五、温里剂 62
六、补益剂 63
七、固涩剂 65
八、理气剂 65
九、理血剂 66
十、祛风剂 67
十一、治燥剂 67
十二、祛湿剂 68
十三、祛痰剂 69
十四、安神剂 70
十五、消食剂 70
十六、常用中成药简介 70
第七章 内科病证 74
感冒 74
中暑 75
咳嗽 77
哮喘 79
肺胀 81
心悸 83
心痛 84
不寐 86
汗证 88
血证 89
厥证 93
痫病 95
癫狂 97
胃痛 99
呕吐 101
痞满 102
呃逆 104
腹痛 105
泄泻 108
便秘 110
痢疾 112
胁痛 114
黄疸 116
积聚 117
头痛 119
眩晕 121
中风 123
郁病 125
水肿 127
淋证 129
癃闭 132
消渴 134
腰痛 136
遗精 137
虚劳 139
内伤发热 143
痹病 144
痿病 146
第八章 外科病证 149
疖 149
疗疮 150
痈 152
疽 153
乳痈 154
乳癖 155
湿疮 156
白疕 157
瘾疹 159
粉刺 160
第九章 妇科病证 163
月经先期 163
月经后期 165
月经先后无定期 166
月经过多 167
月经过少 168
痛经 169
闭经 171
崩漏 172
带下病 174
妊娠恶阻 176
胎漏、胎动不安 177
堕胎、小产、滑胎 178
妊娠肿胀 179
妊娠小便不通 180
产后血晕 181
产后腹痛 182
产后大便难 183
产后排尿异常 184
产后恶露不绝 185
产后痉证 186
产后发热 187
产后自汗、盗汗 188
产后身痛 189
缺乳 190
妇人腹痛 191
不孕症 192
第十章 儿科病证 195
麻疹 195
食积 196
疳证 198
惊风 199
遗尿 201
泄泻 203
痄腮 205
方剂索引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