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国戏剧的定义和范畴界定 4
第二节 中国戏剧外译传播的意义 7
第三节 中国戏剧外译传播的动因 9
第四节 中国戏剧外译传播的形式 13
第五节 中国戏剧外译研究概况 15
第二章 中国戏剧外译的发韧期(1735—1840) 19
第一节 《赵氏孤儿》的外译与欧洲中国戏剧热 19
第二节 中国戏剧在法国的早期译介 28
第三节 中国戏剧在英国的早期译介 31
第四节 中国戏剧在德国的早期译介 33
第五节 中国戏剧在美国的早期译介 35
第六节 中国戏剧在日本的早期译介 38
第七节 中国戏剧在俄国的早期译介 40
第八节 中国戏剧在意大利的早期译介 42
第九节 中国戏剧在亚洲其他国家的早期译介 43
第三章 中国戏剧外译的发展期(1841—1936) 46
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戏剧外译的特点 46
第二节 中国戏剧在欧洲的译介 48
第三节 中国戏剧在亚洲的译介 55
第四节 中国戏剧在美洲的译介 61
第五节 儒莲和巴赞对中国戏剧的法译与研究 63
第六节 熊式一对中国戏剧的英译与研究 65
第七节 洪涛生对中国戏剧的德译与研究 69
第八节 东京学派和京都学派对中国戏剧的日译与研究 73
第九节 其他学者对中国戏剧的研究与评价 80
第十节 《中国评论》与中国戏剧的对外传播 91
第四章 中国戏剧外译的转折期(1937—1948) 95
第一节 抗战救亡戏剧运动与中国戏剧的外译 96
第二节 中国戏剧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99
第三节 美国汉学家阿灵敦对中国戏剧的研究 101
第四节 哈罗德·艾克顿的中国戏剧翻译情结 104
第五节 《天下月刊》与中国戏剧的对外传播 106
第五章 中国戏剧外译的兴盛期(1949—1965) 11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戏剧外译的背景 119
第二节 国内的中国戏剧翻译与研究 119
第三节 英美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123
第四节 苏联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127
第五节 《中国文学》(英文版)与中国戏剧的对外传播 129
第六节 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中国戏剧的外译 133
第六章 中国戏剧外译的瓶颈期(1966—1976) 137
第一节 非常时期中国戏剧的外译 137
第二节 非常时期对外翻译的特征 138
第三节 西方国家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141
第四节 苏联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153
第七章 中国戏剧外译的繁荣期(1977—今) 157
第一节 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的对外译介与研究 157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戏剧的对外译介与研究 163
第三节 21世纪初中国戏剧的对外译介与研究 169
第四节 《译丛》与中国戏剧的外译 183
第五节 《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与中国戏剧研究 189
第六节 西利尔·白之的中国戏剧翻译思想 192
第七节 杜为廉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194
第八节 中国戏剧外译的机遇、问题和挑战 198
附录一:中国戏剧外译个案研究 209
1.《西厢记》多语种的译介与传播 209
2.《牡丹亭》多语种的译介与传播 222
附录二:中国戏剧对外翻译大事记(1735—2014) 230
附录三:中国戏剧外译史研究参考文献(1829—2015) 264
索引 322
后记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