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6
三 研究设想与研究方法 17
四 结构安排 19
第一章 联盟理论与北约联盟行为分析 21
第一节 单极世界联盟理论与北约联盟行为分析 21
一 单极世界联盟理论的基本观点 22
二 单极世界联盟理论的理论特征 25
三 单极世界联盟理论对北约联盟行为分析的适用性缺陷 29
第二节 联盟内部关系理论的流派及其启示 33
一 公共产品论 33
二 联盟困境论 36
三 讨价还价论 38
四 联盟团结论 40
五 相互制约论 42
第三节 主导型多边联盟相关行为模式的建构 44
一 主要概念的提出与主变量的引入 44
二 核心机制 47
三 行为模式的分析方法 51
小结 55
第二章 北约介入亚洲的背景:一致的收益估算 56
第一节 冷战后初期北约的转型:收益估算与联盟维系 56
一 重塑欧洲安全结构 58
二 应对新安全威胁 62
三 执行域外行动 64
四 建立北约与欧盟防务伙伴关系 65
第二节 北约介入亚洲的动能:联盟内外的一致收益估算 70
一 美国的动能 70
二 欧洲的动能 73
三 亚洲的伙伴 77
第三节 北约的转型与北约介入亚洲:总体追随与具体软制衡 80
一 北约战略思想转型与北约介入亚洲:总体战略思想追随 80
二 北约的战略行动转型与北约介入亚洲:总体战略行动追随 84
三 北约转型中的挫折:伊拉克战争引发的软制衡 88
小结 94
第三章 北约的阿富汗战略:总体性追随 95
第一节 北约阿富汗战略的进程:追随的逐渐弱化 95
一 阿富汗战略的起源 96
二 阿富汗战略的演进 98
三 阿富汗战略的延续 102
第二节 北约阿富汗战略的问题与挑战:域外干预成本的上升 106
一 北约阿富汗战略的问题 107
二 北约阿富汗战略的主要挑战 111
第三节 联盟内部对阿富汗战略的分歧:控制成本 119
一 任务的分歧 120
二 增兵的分歧 123
三 其他的分歧 128
小结 133
第四章 北约的亚洲伙伴关系:追随与地区制衡 134
第一节 欧洲—大西洋伙伴关系理事会机制下的亚洲伙伴 134
一 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 135
二 北约与外高加索三国的关系 142
三 北约与中亚五国的关系 148
第二节 地中海对话机制下的亚洲伙伴 154
一 地中海对话机制的第一阶段 155
二 地中海对话机制的第二阶段 156
三 北约与以色列、约旦的关系 159
第三节 伊斯坦布尔合作倡议机制下的亚洲伙伴 161
一 合作的动因 161
二 合作的内容 163
三 合作的障碍 165
第四节 全球伙伴机制下的亚洲伙伴 166
一 北约与伊拉克的关系 168
二 北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 169
三 北约与东亚三国的关系 171
小结 177
第五章 北约介入亚洲的评估与展望:有限追随及其延续 178
第一节 北约介入亚洲的评估:有限追随 178
一 北约阿富汗战略的评估:联盟内的有限追随 178
二 北约亚洲伙伴关系的评估:联盟外部伙伴的有限追随 185
第二节 北约介入亚洲与中国:面对一个谨慎的中立者? 191
一 双方的互动 192
二 对中国的机遇 193
三 对中国的挑战 198
第三节 北约介入亚洲的展望:有限追随的延续 201
一 北约阿富汗战略的未来:联盟内有限追随的延续 201
二 北约亚洲伙伴关系展望:联盟外伙伴有限追随的延续 208
小结 214
结论 215
一 内容综述和研究结论 216
二 北约全球化的未来 219
三 思考中国的对策 224
四 进一步的研究 228
参考文献 231
后记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