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罪量刑 关于刑量确立与刑量阐释的比较性理论与实证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阿尔布莱希特著;熊琦,魏武,赵书鸿等译校
  • 出 版 社:北京: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9714567
  • 页数:5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的是对于严重犯罪的量刑,其所涉及的问题在很久以来就得到了刑法学与犯罪学的同等重视。这里涉及的是量刑实践中的不均衡性疑问以及关于平等对待与差异在教义学上的重要性的问题。在本书中,规范问题与实证路径理所当然地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不均衡性只能在规范的背景下得以观察。本研究着眼于国际比较,包含了德国与奥地利。

引言 1

第一节 导论:问题提出与问题范围 1

第二节 研究过程 13

第一章 量刑的规范基础 17

第一节 刑量中的差异确立与均衡性确立 17

第二节 刑罚与量刑理论对确立合理刑量差异的潜力 25

第三节 刑罚理论及量刑实定法 27

一、刑罚的说明与《德国刑法典》第46条第1款 27

二、刑罚概念和内容背景下的绝对刑罚根据和相对刑罚根据 28

第四节 刑罚理论 31

一、并合理论 31

二、积极的一般预防刑罚理论 36

三、行为罪责理论 41

第五节 量刑理论 42

一、裁量空间理论 42

二、点刑罚理论和社会形成方式理论 47

三、量刑的阶层理论 49

四、行为罪责报应理论 50

五、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 54

六、行为等比性量刑理论 57

第六节 总结 59

第二章 量刑中实证经验的使用及其对刑量差异理据的意义 65

第一节 预防性目的与刑罚的具体化 65

第二节 理论关联与结果取向 70

第三节 结果取向的维度 71

一、一般预防 72

二、特殊预防 75

第四节 实证的制裁研究以及对刑法上制裁的预防潜能的观察结果 76

第五节 量刑决定结果取向的后果 80

一、结果导向理论基础的必要性 81

二、理论纷争之问题 82

三、概率论断与个案处理 83

四、盖然论(Probabilismus)与刑罚的具体化 87

五、预防与刑罚具体化 89

第六节 结果取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操作 89

一、目的理性的规范化 90

二、将结果取向的判断限制在实证研究的状况之上 96

三、无把握时的决断 98

第七节 总结 101

第三章 将犯罪行为纳入刑罚幅度 103

第一节 刑罚幅度对量刑的意义 103

第二节 刑罚幅度的变更 105

第三节 作为刑罚梯度的刑罚幅度 109

第四节 罪行轻重的标尺:常例情形、普通情形、平均情形 112

第五节 常例情形概念的功能 115

第六节 对犯罪的比较性描述及评价的必要性 120

第七节 犯罪行为的比较评价模式 126

一、归纳——现象学的观察方式 126

二、整体评价作为“临时”归入步骤的标尺 127

三、归纳的极端模式 129

四、规范的常例犯罪图景作为连接点 129

第八节 个别化的界限与量刑事实的缩减 131

一、个别化的一般界限 131

二、缩减的标准:对不法数量的缩减 135

第九节 将犯罪行为纳入刑罚幅度的标尺 135

一、可替代性检验的标准 135

二、量刑事实与刑量之间等值的形式化与量化 138

三、形式化作为刑量建立的论证的法律化 141

第十节 总结 142

第四章 量刑法的国际发展 144

第一节 引论 144

第二节 国际比较中的刑罚目的与刑罚目标 150

第三节 刑种及刑罚额度的确定 156

一、刑种的确定 157

二、刑罚额度的确定 163

第四节 量刑与刑罚执行:已判决的刑罚在执行程序中的变更 171

第五节 量刑决定的控制 174

一、量刑决定控制的基础:量刑理由 174

第六节 总结 176

第五章 量刑的实证研究:问题的提出、理论、方法与观察结果 179

第一节 引论 179

第二节 实证量刑研究的状况 181

一、理论的导入与问题的提出 181

二、量刑研究的方法 193

第三节 实证量刑研究的调查结果 195

一、法定因素与量刑 236

二、法外因素与量刑 237

三、法官特征、态度与刑罚目的偏好以及量刑 240

四、诉讼程序特征、审判环境与量刑 241

五、量刑的空间、地域差别 242

六、刑法、组织以及量刑变化 243

七、量刑决定的确立与阐释之间的关联 244

八、对刑罚轻重的研究 245

第四节 总结与结论 245

一、研究对象 245

二、研究的漏洞以及待解决的问题 246

三、对实证研究问题设置的预备 249

第六章 研究的进行:方法论、取样、问卷以及数据采集 253

第一节 关于实证研究的方法论 253

一、卷宗分析作为数据采集手段 253

二、刑事判决文书中量刑理由的内容分析 257

三、研究的国际比较视野 259

四、比较单位的选择以及问题的扩展 261

五、抽样、剔除与典型性 278

第二节 数据采集工具:变量区域 293

第三节 对调查组的描述:犯罪行为、犯罪行为人、诉讼程序以及法律后果的比较 297

一、犯罪行为:变量、可度量化与分布的比较 297

二、被定罪者:行为人特征的比较 303

三、诉讼程序特征 304

四、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刑罚、保安处分、缓刑交付考验 309

五、刑罚的执行 313

第四节 总结 317

第七章 刑罚幅度对刑罚结构、刑罚差别化和刑罚量的影响 320

第一节 法定最低刑和法定最高刑的影响 320

第二节 刑罚幅度内部的刑量分布 330

第三节 刑罚幅度的变更与扩展 335

一、情节较轻情形机制、法定减轻刑罚事由及对累犯加重刑罚 335

二、情节较轻情形之比较 356

三、德奥刑法典关于情节较轻情形概念之比较 358

四、法定减轻刑罚事由:犯罪未遂、减轻罪责能力、帮助犯罪 363

五、加重刑罚事由:累犯(旧《德国刑法典》第48条) 366

第四节 总结 369

第八章 刑量的决定因子:刑量差异的解释模式 372

第一节 对刑量变差的解释:有理据变差和无理据变差 372

一、刑量决定的规范性模式:根据不法和罪责对刑罚进行区别 373

二、刑量解释的竞争模式 385

第二节 对多人共同犯罪量刑中刑量变差的解释 414

第三节 总结 422

第九章 数罪量刑 428

第一节 《德国刑法典》第53条、第54条总和刑的形成 428

第二节 德奥数罪量刑比较:单一刑vs.总和刑 436

第三节 总结 438

第十章 奥地利刑量的确定及比较 440

第一节 奥地利刑罚额度的决定因子 440

第二节 刑量解释的比较 444

第三节 总结 447

第十一章 量刑理由与重构 449

第一节 量刑阐释 449

一、引子 449

二、书面量刑理由的定量结构 449

三、量刑理由的主题结构 452

四、量刑事实的结合 456

第二节 量刑理由中所纳入的量刑事实的有效性 458

第三节 阐释与刑量之间的关联:基于量刑理由重构刑量 461

一、令人信服的量刑阐释与多余的量刑阐释 461

二、量刑的确立与阐释之间的关联 464

第四节 总结 467

第十二章 广义上的量刑:严重犯罪罚金刑的决定要素 469

第一节 罚金刑之选择 469

第二节 日额数量 476

第三节 日额金额 477

第四节 总结 479

第十三章 自由刑缓刑 480

第一节 有条件自由刑和无条件自由刑的选择决定 480

一、《德国刑法典》第56条的自由刑缓刑 480

二、奥地利缓刑及比较 488

第二节 缓刑之建构 492

一、负担 492

二、指令 497

三、缓刑协助 497

四、缓刑期 498

五、缓刑建构中的严惩主义与再社会化 498

第三节 总结 501

第十四章 刑事制裁体系中的矫正与保安处分 503

第一节 保安监督(《德国刑法典》第66条) 503

第二节 精神病院收容处分(《德国刑法典》第63条) 508

第三节 戒治机构收容处分(《德国刑法典》第64条) 509

第四节 行为监督 510

第五节 吊销驾驶许可与禁止再次授予驾驶许可(《德国刑法典》第69条及以下条款) 511

第六节 总结 513

第十五章 研究成果及关于量刑理论、刑事政策与量刑实证研究的结论 515

第一节 研究综述及其成果 515

一、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515

二、刑罚与量刑理论的状况 516

三、量刑的实证研究 519

四、实证性比较研究的实施和成就 520

五、量刑实践中,均衡性与不均衡性的程度以及量刑的可控性问题 538

第二节 刑罚与量刑的理论性结论 542

一、刑量决定的根据 542

二、量刑理论中得出的结论 544

第三节 刑事政策上的结论 547

第四节 刑事政策上的观点 548

德语参考文献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