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心电图絮语 1
1.心脏印象 1
2.心脏疾病印象 2
3.心电图的发明 3
4.三个里程碑 4
5.心电图印象 5
6.学习心电图的必要性 6
7.学习心电图的四步曲 6
第二节 心电图概说 7
1.何谓心电图 7
2.心电图的基本组成 8
3.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8
4.心电图的阅读 9
5.心电图伪差的识别 10
6.分析心电图的步骤 11
7.心电图的诊断 11
第二章 心电图基础 13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13
1.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 13
2.心脏的生理特点 14
3.心肌细胞膜电位 14
4.动作电位与心电图的关系 15
5.心肌细胞的极化状态和静息电位 16
6.心肌的反应期、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17
7.心肌细胞的除极 18
8.心肌细胞的复极 18
第二节 心电图导联 19
1.双极肢体导联 19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21
3.单极心前导联 21
第三节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征 25
1.P波 25
2.P-R间期 26
3.QRS波群及室壁激动时间 26
4.Q波 27
5.R波 28
6.S波 29
7.S-T段 29
8.T波 30
9.Q-T间期 30
10.U波 31
第四节 心电图各波、段变化的临床意义 32
1.P波增宽 32
2.P波高耸 32
3.P波减低或消失 33
4.P波方向异常 33
5.P波数与QRS波群数不一致 34
6.P-P间距不齐、增大、缩小 34
7.P-R间期缩短 35
8.P-R间期延长 35
9.QRS波出现切迹 36
10.QRS时限增宽 36
11.QRS波群电压增高(一) 37
12.QRS波群电压增高(二) 37
13.QRS波群电压降低(一) 37
14.QRS波群电压降低(二) 38
15.S-T段抬高 38
16.S-T段下降(一) 40
17.S-T段下降(二) 40
18.T波高耸 41
19.T波低平 42
20.T波倒置 42
21.Q-T间期异常 43
22.U波异常 43
第五节 心电轴、钟向转位、心率 44
1.心电轴的粗略判断 44
2.心电轴的测试 45
3.心电轴正常值 46
4.心电轴偏移的分类 46
5.心电轴左偏的意义 47
6.心电轴右偏的意义 47
7.正常心位 48
8.顺钟向转位 48
9.逆钟向转位 49
10.心率的测量(一) 49
11.心率的测量(二) 49
第三章 心电图异常波形 51
1.左心房肥大 51
2.右心房肥大 52
3.心室肥厚 52
4.左心室肥厚 53
5.右心室肥厚 53
6.左右心室同时肥厚 55
7.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57
8.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57
9.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58
10.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59
11.完全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60
12.双侧束支传导阻滞 62
13.室内传导阻滞 62
14.小束支传导阻滞 64
15.冠心病 65
16.心肌缺血 65
17.心肌损伤 65
18.心肌坏死 66
19.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66
20.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67
21.典型心绞痛 69
22.变异型心绞痛 70
23.典型的心肌梗死 71
24.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一) 72
25.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二) 73
26.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演变 76
27.陈旧性心肌梗死 76
28.复发性心肌梗死 77
29.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78
30.非穿壁性心肌梗死 79
31.穿壁性心肌梗死 79
32.梗死Q波的特征 80
33.无Q波性心肌梗死 80
34.非梗死性Q波 81
35.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假阴性的原因 82
36.从室性异位搏动诊断心肌梗死 83
37.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形成 83
38.心肌纤维化 84
39.心肌炎 84
40.扩张型心肌病 85
41.肥厚型心肌病 86
42.限制型心肌病 87
43.急性心包炎 88
44.慢性心包炎 89
45.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90
4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92
47.二尖瓣狭窄 93
48.二尖瓣关闭不全 93
49.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94
50.房间隔缺损 95
51.室间隔缺损 95
52.动脉导管未闭 97
53.单纯肺动脉口狭窄 98
54.法洛四联症 99
55.主动脉缩窄 101
56.真性右位心 101
57.右旋心 102
58.梅毒性心血管病 103
59.二尖瓣脱垂 104
60.心脏神经官能症 105
6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05
62.急性脑血管意外 106
63.自发性气胸 106
64.低钾血症 107
65.高钾血症 108
66.低血钙 109
67.高血钙 110
68.低血钾合并低钙血症、高血钾合并低钙血症 111
69.低血钠合并低钾血症、高钠血症 111
70.低血镁与高血镁 112
71.洋地黄作用 112
72.洋地黄中毒 113
73.奎尼丁作用及中毒 114
74.普鲁卡因胺作用及中毒 115
75.苯妥英钠作用及中毒 116
76.胺碘酮作用及中毒 116
77.心得安作用及中毒 117
78.亚硝酸盐类药物作用 118
79.肾上腺素作用 119
80.去甲肾上腺素及异丙肾上腺素作用 119
第四章 心律失常 120
1.心律失常的初步判断 120
2.心律失常的诊断程序 120
3.心律失常的诊断内容 122
4.正常窦性心律 123
5.窦性心动过速 124
6.窦性心动过缓 125
7.窦性心律不齐 126
8.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27
9.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127
10.窦房结与房室交界间游走性节律 128
11.房室交界区内游走性节律 129
12.窦性停搏(又称窦性暂停或窦性静止) 130
13.心室停搏 130
14.房性逸搏 131
15.房性逸搏心律 132
16.房室交界性逸搏 132
17.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 133
18.室性逸搏、室性自主节律 134
19.期前收缩的诊断步骤 135
20.窦性期前收缩 136
21.房性期前收缩 137
22.交界性期前收缩 137
23.室性期前收缩 138
24.间位性期前收缩 139
25.并行心律 140
26.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141
27.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143
28.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144
29.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145
30.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146
31.心房扑动 146
32.心房纤维性颤动 147
33.心房纤维性颤动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48
34.心室扑动 149
35.心室颤动 150
36.干扰性房室脱节 150
37.心室夺获 151
38.房性融合波 152
39.室性融合波 153
40.房内差异性传导 153
41.室内差异性传导 154
42.隐匿性传导 155
43.反复心律 156
44.伪反复心律 157
45.左房心律 158
46.冠状窦性心律 158
47.二度伴一度窦房传导阻滞 160
48.二度Ⅰ型(文氏型)窦房传导阻滞 160
49.二度Ⅱ型(固定型)窦房传导阻滞 161
50.三度窦房传导阻滞 162
51.房内传导阻滞 162
52.心房分离 162
53.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164
54.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64
55.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165
56.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166
57.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67
58.预激症候群(一) 167
59.预激症候群(二) 169
第五章 常见异常心电图的鉴别诊断 171
第一节 房、室肥大的鉴别 171
1.右心房肥大 171
2.左心房肥大 172
3.左心室肥厚与不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的鉴别 172
4.右心室肥厚与右束支传导阻滞的鉴别 173
第二节 期前收缩的鉴别 174
1.室性期前收缩与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 174
2.室性期前收缩与室性融合波的鉴别 175
第三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全和心肌劳损时在ST-T波改变上的鉴别 176
1.心肌劳损 176
2.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 177
第四节 心肌梗死的鉴别 177
一、S-T段抬高 177
1.变异性心绞痛 177
2.高血钾、心动过速或左心室高电压 178
3.急性心包炎 178
二、S-T段抬高兼异常Q波存在 179
三、心肌梗死与异常Q波的鉴别 179
1.Ⅰ、aVL导联异常Q波与陈旧性前侧壁心肌梗死的鉴别 179
2.Ⅱ、Ⅲ、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与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鉴别 180
3.V1~V4导联出现异常Q波与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的鉴别 182
四、心肌梗死类似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 183
1.B型预激综合征 183
2.A型预激综合征 184
第五节 心动过速的鉴别 184
一、窦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184
1.窦性心动过速 184
2.房性心动过速 185
二、房性心动过速与心房扑动的鉴别 186
1.心房扑动 186
2.房性心动过速 186
三、室上性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187
1.室上性心动过速 187
2.室性心动过速 187
四、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188
1.预激综合征并发室上性心动过速 188
2.室性心动过速 189
五、心室扑动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189
1.心室扑动 189
2.室性心动过速 190
六、快速心房颤动兼室内传导阻滞与室性心动过速的鉴别 190
1.快速心房颤动兼室内传导阻滞 190
2.室性心动过速 191
第六节 传导阻滞的鉴别 191
一、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与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 191
1.未下传之房性期前收缩 191
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92
二、干扰性房室脱节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 193
1.干扰性房室脱节 193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93
三、完全性双侧束支传导阻滞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鉴别 194
1.完全性双侧束支传导阻滞 194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94
第六章 动态心电图 196
1.诞生 196
2.概况 197
3.组成 198
4.适应证 198
5.临床意义 199
6.诊断价值 200
7.优势 201
8.不足 201
9.注意事项 202
10.发展方向 202
第七章 运动平板试验 204
1.概况 204
2.适应证 205
3.绝对禁忌证 206
4.相对禁忌证 206
5.设备物品准备 207
6.操作前准备 207
7.操作方法与程序 208
8.阳性标准 209
9.可疑阳性标准 210
参考文献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