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精神分析:解读电视文化与农民意识变迁的一种视角 6
第一节 关键词的框定 9
一、电视文化:一组概念的分析 9
二、农民意识变迁: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意义凸显 15
三、电视对农传播实践:政治、市场与公共逻辑的共生 19
第二节 精神分析理论框架中的电视文化与农民意识 24
一、精神分析理论:从弗洛伊德到弗洛姆 24
二、作为“欲望机器”的电视:电视文化的精神分析视角 39
三、“生产性取向”:农民意识变迁与现代人格重塑 48
第三节 本研究的其他说明 56
一、研究缘起:人的现代化之于“农民中国”的意义 56
二、研究综述 70
三、资料说明 75
第二章 视听导师:电视传播与农民意识的现代化转型何以可能 77
第一节 传媒与现代化:发展传播学的观点 77
第二节 传媒的力量:发展传播经典学说及其理论演进 79
一、勒纳与传媒“移情”说 79
二、施拉姆与传媒“功能”说 81
三、罗杰斯与“创新扩散”说 82
四、传媒功能反思与理论演进 84
第三章 历史考察: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传播实践与农民意识改造 86
第一节 乡土重建与历史两难:中国乡村现代化探索及农民意识改造 86
一、文化改良: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乡村建设运动 86
二、制度改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探索 88
三、草根工业的乡土再造:以费孝通为代表的社会学派的探索 90
第二节 历史两难下的传媒实践:现代化进程中大众传媒的对农传播 92
一、觉悟到乡村:乡村建设运动中的纸媒传播 95
二、“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广播传播 97
三、从发家致富到新型农民: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电视对农传播 102
第四章 传受错位:当代电视文化生产与对农传播生态 108
第一节 市场逻辑:转型期中国电视的文化生产 108
一、转型期中国电视文化生产变化的影响因素 108
二、转型期中国电视文化生产的市场化 117
第二节 文化症候: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电视生产 126
一、大众文化的概念 126
二、电视大众文化 129
三、当代中国电视传播中大众文化的“力比多”生产倾向 138
四、转型期中国电视文化的“后现代”表征 140
第三节 “弱势”的农民与“强势”的电视:转型期中国农民的传播生态 145
一、电视文化传播生态中的农民受众群 145
二、农民在电视传播中的“边缘化” 148
第五章 非生产性人格:传统农民意识特征及其病因分析 154
第一节 时代新质与传统积淀:转型期中国农民的意识结构特征 155
第二节 传统性格:中国农民的集体心理结构 157
一、“家国同构”的传统政治意识 157
二、“此世”主义的传统宗教意识 159
三、“差序和谐”的传统伦理意识 161
四、“理性小农”的传统价值观 162
第三节 “病因”分析:中国农民传统意识的生成 164
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 164
二、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 165
三、多重压迫下的弱者地位 166
四、大传统与小传统共构的伦理文化氛围 167
第四节 “人格分裂”:中国农民传统意识的非主体价值自我与二极化结构 168
一、务实求验与虚幻空想 170
二、现实不满与消极自满 171
三、自强不息与自我沦丧 172
四、求稳心态与急躁跃进 173
第五节 生产性人格:传统农民意识的蜕变路向 174
第六章 现代人格塑造:当代中国电视传媒对农传播的文化路向 180
第一节 传统的断裂:电视传媒的现代性启蒙与文化迷失 181
一、电视传媒与农民的现代性启蒙 181
二、电视文化与现代性迷失 182
第二节 焦虑与升华:农民意识现代化的主体性人格诉求 183
一、纠结于“生活之累”与“生命之轻”中的现代性焦虑 184
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与视像的欲望化生产 186
三、精神危机与农民现代人格的主体性诉求 189
第三节 意义生产:当代电视文化传播与现代化人格重塑 191
一、电视文化传播与农民意识现代化的自我实现需要 191
二、电视文化传播与农民意识现代化的生产性人格要求 193
三、电视文化传播与农民意识现代化的自我统一性要求 196
第七章 范式转移:当下中国电视对农传播文化生态重建 199
第一节 观念范式:可持续发展与电视对农传播生态重建 201
第二节 制度范式:对农电视传播文化生态重建中的政府角色 207
一、公共领域视野下对农电视传播的公共性特征分析 207
二、政府在对农电视传播中的调控缺位 208
三、对农电视传播中的政府角色与制度构建 211
第三节 媒介范式:电视媒体对农传播文化生态的重建 216
一、电视媒体在对农传播中的角色与地位分析 216
二、个案剖析:对农电视节目《乡村发现》之再发现 222
结语:怀着“乡愁”守望“家园” 229
一、总体判断:人文精神失守下的当代电视文化建设方向 229
二、思路悬设:农民意识变迁视阈下的电视文化生态重建路径 230
参考文献 233
后记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