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与史 康有为与章太炎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汤志钧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101129526
  • 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

上册 1

前言 1

经史纠误和辨明真伪 1

关于经、子结集诸问题 13

西汉的“独尊儒术”和经今古文的兴替 24

黄老之治和“儒家独尊” 41

五经博士和今文经学 53

西汉的终结和今古文经学的消替 66

碑传行状和《宋史》列传 80

清代经学分派和章梁交谊 93

清代经今古文学的传承 108

清代经学学派及其异同 122

近代经学的发展和消亡 134

近代今、古文学派的异同与分合 150

从“家学”到“显学”——清代今文经学的复兴与和珅专权 162

阮元和《味经斋遗书》 174

庄大久之经学研究 183

庄刘和龚魏 194

章、刘交谊及其他 205

从黄侃悼念刘师培谈起 217

刘师培的“留别扬州人士”及其投身革命 222

刘师培和《经学教科书》 233

从《訄书》的修订看章太炎的思想演变 242

关于章太炎的《国学概论》 261

读《量守遗文合钞》——黄侃与章太炎、刘师培 274

戊戌维新与学习西方 284

戊戌的思想启蒙和辛亥的革命风暴 296

戊戌维新和传统儒学——纪念戊戌变法九十周年 307

戊戌辛亥间文化思想与政治 317

维新与启蒙 332

维新与守旧 339

维新运动在上海 354

维新运动时期的天津《直报》 364

下册 375

关于康有为的历史评价问题 375

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386

大同“三世”和天演进化 398

再论《大同书》的成书年代及其评价 413

附:《大同书》导读 425

康有为《上清帝第一书》新探——翁同龢摘抄手迹读后 438

维新变法与澳门 447

《仁学》的写作和出版 461

附一: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记谭嗣同《仁学》 465

附二:孙宝瑄《忘山庐日记》记《仁学》(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466

附三:章太炎《致宋恕书》谈《仁学》(1899年2月20日) 468

张元济和戊戌维新——纪念张元济诞生一百二十周年 471

附:张元济《致汪康年书》系年 483

徐致靖与戊戌变法——读《戊戌变法侧记》 489

翁同稣和帝党 496

戊戌时期的郑孝胥及其《日记》 506

关于戊戌政变的一项重要史料——毕永年的《诡谋直纪》 517

关于《诡谋直纪》 529

丘菽园与康有为 539

甲午战后的《镜海丛报》 547

康梁“勤王”与日本英国 557

从康有为到孙中山 568

孙中山和儒家“大同学” 580

孙中山和自立军 587

自立军起义前后的孙、康关系及其他——新加坡丘菽园家藏资料评析 600

自立军起义的一份原始材料——丘菽园家藏康有为等信件评析 613

康有为的海外活动和保皇会前期评价 628

章太炎早期的革命思想 640

“苏报案”的历史意义 651

一百年前的“苏报案” 657

章太炎的“割辫”和《解辫发》 672

章太炎的史学思想 684

章太炎在日本 694

章太炎与反袁斗争——读《致伯中书》手迹 704

章太炎挽孙中山联辨伪 710

章太炎的“参与投壶” 713

章太炎与白话文 715

“通情”和“献策”——从吴敬恒《复蔡元培书》谈起 722

章太炎在南洋行迹钩沉 743

章太炎对中共态度探析 755

论陶成章 763

光复会的重组及其评价 777

光复会和上海光复 786

附录 797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目录 797

《乘桴新获——从戊戌到辛亥》卷一目录 798

《经学史论集》目录 799

后记 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