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郭书春) 1
序二(陈卫平) 1
前言(作者) 1
第一卷(上) 3
第一编 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研究 3
引言 3
1.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3
2.关于科学方法的一般考察及本书的研究进程 8
第一章 中国古代科学方法三十六则 12
1.《周易》的“取象运数” 13
2.孔子的“举一反三” 15
3.墨子的“言有三表” 17
4.《管子》的“明于计数” 19
5.庄子的“技进于道” 21
6.《墨经》的“察类明故” 23
7.孟子的“苟求其故” 25
8.孙膑的“赛马对策” 27
9.荀子的“辨合符验” 29
10.韩非的“参伍之道” 31
11.《吕氏春秋》的“耕之大方” 33
12.《中庸》的“学问思辨行” 36
13.《黄帝内经》的“阴阳相错” 38
14.《黄帝内经》的“五行生胜” 40
15.《淮南子》的“审其所由” 43
16.《九章算术》的“由问而术” 45
17.王充的“考心效事” 47
18.张衡的“效象度形” 50
19.张仲景的“见病知源” 52
20.赵爽的“形数统一” 54
21.刘徽的“割圆求极” 57
22.葛洪的“变化之术” 59
23.范缜的“质用统一” 62
24.孙思邈的“博学精思” 64
25.沈括的“验迹原理” 66
26.朱熹的“格物致知” 68
27.叶适的“尽观自为” 71
28.李冶的“推理明数” 73
29.秦九韶的“数道统一” 75
30.王廷相的“知行兼举” 77
31.李时珍的“博采实考” 80
32.徐光启的“责实求精” 82
33.宋应星的“穷究试验” 84
34.方以智的“质测之学” 87
35.顾炎武的“参考援证” 89
36.王夫之的“乐观其反” 92
第二章 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95
1.勤于观察 95
2.善于推类 98
3.精于运数 101
4.明于求道 104
5.重于应用 107
6.长于辩证 109
第三章 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113
1.从天、算、农、医四大学科看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的基本模式 113
2.中国古代科学方法基本模式的现代意义 119
第四章 中国古代科学方法有关资料选录(略) 129
第二编 中国科学思想史 129
绪论 129
第一节 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29
第二节 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137
第三节 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对象和内涵 148
第四节 中国科学思想史的发展线索和主要特点 155
第五节 本书撰写的总体构想和若干原则 160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思想的百家争鸣 164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形态与思想文化的发展 165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持续发展 178
第一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状况和学术思潮 179
第二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观 191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自然观 206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科学方法 221
第七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数学思想 232
结语 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 244
一、李约瑟《科学思想史》述评 244
第三编 儒家思想与古代科技的发展 265
儒家思想对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提要) 265
论儒家思想对科技发展的积极影响——兼评李约瑟对儒家思想的偏见 268
从《算经十书》看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影响 276
浅论宋明道学对古代数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285
儒家思想与传统中医 302
《周易》的思维特点与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 307
《周易》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311
浅谈《周易》与现代科学结合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318
《周易》与科学(研究提纲) 322
朱熹与朱子学派的科学思想(研究提纲) 325
黄宗羲的科学思想不应忽视 327
黄宗羲科学思想论略 330
第一卷(下) 345
第四编 道家道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 345
庄子科技观辨析 345
在“道家道教与科学技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355
“道家、道教与科学技术”研讨会综述 357
道教中的科学技术思想 361
葛洪 370
论道教炼丹术化学的方法论基础——葛洪“变化之术”的科学思想评析 383
论唐代道教学者对科学观的认识和贡献 388
救死扶伤、医德高尚的医药学家——孙思邈 396
论宋代道教学者对科技发展的贡献 401
道教辞典(科学思想类) 407
道家与方技(国学概要讲课提纲) 414
“道法自然”与可持续发展 416
纪念潘雨廷先生 深入开展道教研究和周易研究 424
第五编 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 429
绪论 429
第一节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429
第二节 学术界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和不同观点 437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论点 444
第一章 关于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发展关系的总体思考 450
第一节 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发展相关的若干重要特点 450
第二节 中国佛教影响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 466
第三节 中国佛教对古代科技的发展主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87
后记 498
对专家鉴定意见的一点商榷 500
宋代的佛教与科学 510
徐霞客晚年之佛学思想及产生原因初探 520
第六编 中医逻辑与中医哲学 535
论《内经》阴阳说的逻辑思维模式 535
《伤寒论》治疗方法的逻辑基础 548
论建立中医逻辑学 555
论中医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559
《中医逻辑学》研究纲要——从历史的回顾看中医逻辑的现在和未来 569
中国古代的医学与哲学 571
古代哲学与中医理论(研究提纲) 585
第七编 中国科学哲学思想的其他问题 593
要重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 593
论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科学基础(提要) 596
人的思想素质与科学技术的发展 598
李约瑟博士与我们的《中国科学思想史》 603
论冯契晚年对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关注和贡献 606
中国历史上科学反对迷信的斗争 618
验迹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家——沈括 624
《梦溪笔谈》中所体现的古代科学方法论 629
科学的沉睡和觉醒——明清之际科学思潮概论(研究提纲) 632
“中国科学思想史”研讨会综述 634
在“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640
“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研讨会综述 643
“中国传统的天人观与科学思想的发展”项目总结报告 647
在“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上的发言 649
赴韩国参加“第八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小结 652
医药学——传统宗教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提要) 654
中国古代科技创新的方法论机制及其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启示(提要) 656
“中国古代科技创新研讨会”总结报告 658
也谈如何看待身边的伪科学——与江晓原先生商榷 661
附录 669
附录一《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序 严北溟 669
《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序 胡道静 673
《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研究》序 冯契 676
附录二 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编写工作的来信 679
李约瑟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研讨会”的来信 680
钱学森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研究》等书的来信 681
钱临照关于《中国科学思想史》编写工作的来信 682
张岱年关于“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研讨会”的来信(一) 683
张岱年关于“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研讨会”的来信(二) 684
张岱年关于“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研讨会”的贺信 685
张岱年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研究》等书的来信 686
席泽宗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研究》等书的来信 687
冯契关于《周易》思维模式问题的来信 688
附录三 我省出版界又出重要成果——《中国科学思想史》获专家高度评价 689
百万言述百万年 新方法论新思想——省学术界座谈《中国科学思想史》综述 691
《中国科学思想史》进军“五个一工程” 697
《中国科学思想史》评审意见 张秉伦 699
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一件大事——贺《中国科学思想史》出版 李志超 703
鸿篇巨制新意迭出 郭书春 708
解答“李约瑟难题”的重大进展 陈卫平 711
挑战艰险的“宏伟叙事”张增一 716
十年磨一剑 黄书元 719
附录四“开风气之作”——《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出版 723
《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出版座谈会举行 725
对李约瑟研究定论的一个新突破——读周瀚光《中国佛教与古代科技的发展》有感 郭书春 727
中国科技史研究的新视域 苟东锋 杨国荣 732
菩萨行当从五明中求 王雷泉 735
时代和创造相结合的思想结晶 杨小明 738
附录五《中国古代科学方法研究》读后 吾敬东 741
附录六 中国科学思想史研究的开拓和创新——周瀚光教授访谈录 韩玉芬/问,周瀚光/答 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