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佛教的修身思想与人格培养 1
一、一心造万法,万法唯一心 3
二、修悟禅观——心灵体验 24
第二章 生态自然观与和谐社会 48
一、怡情山水间 50
二、众生平等与生命成因的理论 57
三、独有的生态实践——菩提心是道场 67
第三章 伦理道德观的铸就 78
一、佛家的人生价值观 79
二、佛教的伦理原则 94
三、佛教的伦理实践 100
第四章 喻理论证方法的启示 111
一、《百喻经》及其他比喻经典 112
二、佛典中探究义理的巧喻妙譬 134
三、独特的论证方法 148
第五章 行为自律的社会价值 163
一、佛典中关于行为自律的思想 164
二、《楞严经》四戒、十业、六报的戒持 168
三、佛家的律学 190
四、佛教自律思想的制度保证 195
第六章 处世和交往的行为准则 200
一、佛家与世俗 201
二、佛教独有的处世方式 209
三、佛教信仰境界中的交往关系 216
第七章 精进不止的求索精神 225
一、西行求法与东渡弘法的高僧 226
一、佛教的精进理论与基本内容 231
三、大乘经典中的精进思想 236
第八章 独具特质的语言观 245
一、佛家语言观的主要特质 246
二、大乘经中的语言理论 259
三、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语言学说 270
第九章 教育思想与治学理念 275
一、佛家教育思想的基本定位 276
二、佛教的治学理念和启示 280
三、大乘经中的教育思想 286
四、教育方式的多样性 301
五、中国禅宗独特的教化方式 307
第十章 灵异神奇的宇宙观 311
一、佛教唯灵的认识 312
二、佛世界 318
三、净土世界 324
第十一章 海涵地负、穷究义理的思辨 332
一、佛教的认知对象 332
二、早期佛教的辩证法思想 338
三、汉地大乘经的辩证思维 347
四、因明与唯识学 349
五、中国佛教宗派华严宗、天台宗的思辨特征 354
第十二章 佛教的政事观 357
一、佛陀的政事思想和实践 358
二、佛教在中国发展中的厄难 359
三、唐初政治与佛教 359
四、佛教政事观与当代社会 365
主要参考书目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