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标准和基于标准的改革的兴起与问题 2
(一)主要的诱因或诉求 2
(二)多样的形态与问题 4
二、相关研究的视点和视域 7
(一)关于标准或“课程标准”的研究 7
(二)关于课程实施和课程标准实施的研究 8
(三)关于基于标准的改革的研究 9
三、本研究的界定 11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的限定 11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12
(三)研究的框架 12
第一章 课程标准的定义、起源与演进 14
一、课程标准的定义:三种基本方法 15
(一)演绎性课程标准定义 15
(二)归纳性课程标准定义 16
(三)开放性课程标准定义 17
二、课程标准的起源与演进:历史的考察 18
(一)课程标准的起源 18
(二)课程标准文本内容与结构的演进 20
第二章 课程标准体系及其基本结构与品质 31
一、课程标准体系的规定性 32
(一)“标准族”与“标准体系” 32
(二)课程标准体系的特定性 34
二、课程标准体系的基本结构 36
(一)学科课程标准体系的类型结构 37
(二)学科课程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 42
(三)学科课程标准体系的类型结构与层次结构的关系 48
三、课程标准的品质及其意义 52
(一)课程标准的品质:比较分析 53
(二)课程标准的品质与实施:三个文本的际遇 57
(三)意义:来自课程标准案例分析的启示 60
第三章 课程标准实施的实质与形态选择 63
一、课程标准实施的实质 64
(一)作为文本向实践转化的课程标准实施 66
(二)作为一种公共系统化过程的课程标准实施 68
(三)作为一种变革过程的课程标准实施 71
二、课程标准实施的不同形态或类型 75
(一)从目标或计划确定及实施的方式出发所做的分类 76
(二)从与文本计划的关系出发所做的实施形态或类型划分 77
(三)从变革的复杂性或实施的程序出发所做的类型或形态划分 80
三、课程标准实施类型或形态的选择 82
(一)选择的意义 82
(二)选择的基本出发点:寻找最大的合理性 84
(三)选择的主要策略 87
第四章 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维度 90
一、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几种典型的分析框架 91
(一)基本要素分析框架 91
(二)联动性分析框架 92
(三)系统性分析框架 93
(四)整合性分析框架 94
二、课程标准实施中的障碍和问题 95
(一)美国基于标准的课程改革:问题与阻滞 96
(二)中国的“新课程”实施:问题与困难 105
三、课程标准实施影响因素的几个评价维度 113
(一)有涉—无涉 113
(二)充足—不足 114
(三)支持—反对 114
(四)连接—隔离 115
(五)协调—冲突 116
第五章 课程标准实施的行动框架与策略 118
—、课程标准实施:源于标准与依托标准 119
(一)基本理念与判断 119
(二)基于标准的行动策略 121
二、课程标准实施:通过系统与变革系统 125
(一)基本理念与判断 125
(二)基于系统的行动框架 130
三、课程标准实施:基于问题的策略 146
(一)价值冲突与价值平衡 147
(二)分离的参与者与实施者的共同体 149
(三)“两边押注”与诱因的比较优势 151
(四)“有限的资产”与资源的整合和开发 153
结语 156
主要参考文献 160
后记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