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攻”字当头,青年A队走“厚攻薄守”的发展之路 1
一、建队背景及任务定位 1
二、确立首先发展进攻的指导思想 2
三、训练中向进攻“一边倒” 3
四、初试牛刀,亦喜亦忧 5
五、更弦易辙,“攻守并重” 6
六、狠抓全面性的体能素质训练 7
七、获得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8
八、成绩背后埋伏着重大隐患 9
第二章 从防守抓起,B队开创“先守后攻”的发展先河 11
一、青年B队的概况 11
二、组建背景及有利因素 12
三、新认识、新思路,开拓新途径 13
四、《五年训练发展规划》要点简介 14
五、华东协作区比赛是一次合格的鉴定 19
六、掀起学“大松训练法”高潮 20
七、力克复旦大学队,喜见防守技术又上新台阶 25
八、“三战”上海队,已见进攻水平有了新突破 28
九、“兵败长沙”的前后内幕 30
第三章 南征北战十一年 37
一、国家体委通令:1970年恢复全国排球联赛——青年B队临危受命:升格为上海一队参加比赛 38
二、上海小将一鸣惊人、蟾宫初折桂——南京崛起,初生牛犊首露峥嵘 39
三、运筹帷幄,决意创建进攻优势——争雄70年代的重大决策出台 42
四、各路英雄逍遥津大会战——1971年合肥决赛沪军卫冕成功 45
五、“五球运动会”良马失蹄,屈居次席——抱病带伤,勇夺1972年决赛“三连冠” 46
六、展现巅峰技术,浴血奋战古巴、日本队——龙争虎斗,1973年台山决赛,蝉联“四连冠” 51
七、亚运会热身赛,三战三胜中国国家队——延长“运动寿命”途径探索初见端倪 55
八、钟山战云又起:1974年决赛战鼓在南京擂响——再展巅峰雄姿,力克群雄荣登“五连冠”宝座 64
九、受命代表中国队出征亚锦赛表现不俗——遭“三、七开”腰斩,“三运会”名落孙山 66
十、重起炉灶,1976年第三批青年队员踴跃入队——以老带新大练兵,决心为上海重新打造新军 75
十一、新组阵容遭拆散:赛前国家队调走三名主力——临战组合,无奈与1977年冠军擦肩而过 77
十二、主力水平参差不齐,可见训练“火候”未到——技战术不具优势,1978年决赛只能落座次席 78
十三、关怀备至,市委领导亲躬细过问——重任在肩,惟有竭尽心力创新途 80
十四、兄弟球队发展迅猛,一派你追我赶态势——上海新军瑕疵凸显,1979年联赛仍与冠军无缘 83
十五、“四运会”出师不利,两员大将赛前遭到飞来横祸——锐志打翻身仗,壮志难酬,无奈自吃苦果 85
十六、五月杭州,1980年全国联赛激烈大混战——西子湖畔,第三支上海小将勇冠三军捷足先登 89
第四章 主攻手扣球技术的训练与培养 102
一、扣球进攻的基本技术分析 102
二、主攻手扣球技术的大致分类 105
三、我国主攻手应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106
四、变线扣球及其基本功 107
五、主攻手必须具有的特殊素质 109
六、主要训练方法 109
第五章 排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22
一、提高体能素质是客观需要 122
二、青少年的体能状况及其特点 123
三、排球运动员需要发展哪些体能素质 125
四、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三结合”训练体系 127
五、主要训练项目及其方法手段 130
第六章 精神面貌与心理素质在比赛中的重大作用 137
一、精神面貌与心理状态是技术水平发挥的重要基础 138
二、边打边寻找对策 139
三、只有敢于拼搏,才能迫使对手暴露破绽 140
四、狭路相逢勇者胜 145
第七章 临场比赛中的指挥艺术探讨 153
一、战术变化的含义 154
二、临场战术变化的基础 155
三、相机巧变的若干策略 156
第八章 延长运动寿命的三个基本条件 169
一、运动成绩来之不易 169
二、关键在于能否延长巅峰水平 171
三、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 172
四、六位原国手的业绩堪为佐证 175
第九章 世界排坛当前的一些焦点及动态 187
一、“高大型”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187
二、扣球威力将获得爆发性增长 188
三、防御体系的概念与布局必将相应调整 189
四、修改比赛规则产生的重大影响 190
五、“中西合璧”与保留特色 192
第十章 中国排球界将怎样应对 197
一、坚定和确实地走技术全面发展的道路 197
二、磨砺“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198
三、增强拦防能力,提高防反体系的整体水平 202
四、执行和贯彻“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回顾 206
五、科学训练是通向高水平发展的金钥匙 212
第十一章 怎样挑选和培养优秀“苗子” 220
一、从三个方面进行识别和挑选 220
二、选拔后怎么办?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