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文学审美特征论的提出 3
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 3
一、质疑文学形象特征论 3
二、别林斯基的失误 6
三、文学反映具有审美属性的生活 12
文学与审美 19
一、三十年讨论概观 19
二、关于创作客体的审美属性 25
三、关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把握 31
文学审美反映论 40
一、文学的对象和内容是整体的、具有审美属性的社会生活 41
二、艺术形象是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45
三、典型形象——文学中最成功的艺术形象 50
审美场 56
一、文学的艺术特性文学的“格式塔质” 56
二、文学审美场的内涵和实现 60
三、审美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态 65
关于“文学性” 78
一、“文学性”术语的提出 79
二、文学审美特征论对“文学性”的理解 82
三、“文学性”在具体作品中的表现 84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 90
一、面对六种文学观念 90
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整一性 93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复合结构 96
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 106
一、文学审美特征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107
二、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形成 111
三、文学审美反映论和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特点 119
四、文学审美特征论的价值观 123
五、结语 129
中篇 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展开 133
意识形态与文学艺术 133
一、意识形态的词源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性改造 133
二、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139
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是否可能 140
实践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结合的中介 144
一、文学审美特征论的历史语境与问题意识 145
二、“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组合的合理性 149
三、实践在形成文学审美意识形态中的意义 153
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批评 158
一、审美意识形态与意蕴 159
二、陶渊明的《饮酒》与审美意识形态话语 165
三、曹雪芹笔下的妙玉、她的茶杯及审美意识形态话语 168
文学与文学语言 170
一、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和功能 170
二、面对审美体验时的语言痛苦 177
三、文学语言的深层特征 179
下篇 审美心理与文学创作 187
经验、体验与文学 187
一、经验与体验的区别及其对文学的作用 187
二、体验与文学 189
三、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 197
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 204
一、艺术趣味的特点、功能和系统 204
二、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的互动关系 212
三、艺术趣味的优化和健康社会心理的培育 216
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对创作的影响 220
一、童心和诗心结构的对应关系 221
二、童年经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方式 226
三、社会化与保持童心 235
“童心说”与“第二次天真说”的比较 238
一、“童心说”的理论假设和美学内涵 238
二、“童心说”与马斯洛的“第二次天真说” 244
三、“童心说”的现代意义 249
文学的结构原理及审美心理学的根据 252
一、文学结构与生命结构 252
二、生命的有机整体性与结构的有机统一原理 255
三、生命的灵性与结构的主题原理 263
四、生命的流动性与结构的节奏原理 265
审美是人生的节日 268
一、人的审美活动是怎样形成的 268
二、实现人的审美活动需要什么条件 272
三、为什么审美是人生的节日 280
心理美学散步 282
一、从“断片的人”到“完整的人” 282
二、主体心理意象的诗化 288
三、心理定向与美的幻觉 293
四、与天地万物相往来 299
五、换另一种眼光看世界 305
六、心灵与自然的沟通 310
七、欲望的替代性满足 315
八、返回人类精神的故园 321
九、审美中的苦难与甘美 327
十、陋劣之中有至好 333
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转型 340
一、文学观念的转变 341
二、文体观念的转变 344
三、批判意识的勃兴 346
四、文论话语转型 348
文艺学创新:以20世纪中国现代传统为起点 351
一、西方文论结合了中国的实际,获得了中国视野 352
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获得了现代视野 354
三、20世纪中国学人提出了新观念,属于中国自己的创造 356
四、中国文学理论现代传统形成的标志 357
苏联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360
一、给苏联20世纪50年代上半期的文论定性 361
二、苏联20世纪50年代文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论建设的影响 366
三、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369
附录:童庆炳与中国审美文艺学的创构 371
一、审美特征说:文学观念的革命 372
二、文艺心理学与文体学建构 377
三、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 384
四、走向文化诗学 388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