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价值—能力—制度:观察教育的三个维度 1
第一节 观察教育的三个维度及其相互关系 1
一、“价值取向”:教育变革的动力源泉 2
二、“能力选择”: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10
三、“制度建设”:教育发展的切实保障 12
四、观察教育三个维度的内涵揭示 16
第二节 “艰难的日出”:价值—能力—制度视角下的中国百年教育 20
一、百年阵痛:“救国图强”的社会责任与教育的价值取向 21
二、面对挑战:“摆脱贫穷”的现实需要与教育的内容选择 28
三、走向开放:“体制变革”的社会环境与教育的制度变革 33
第三节 现实的挑战:价值—能力—制度视角下的教育变革 38
一、时代与世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挑战 39
二、改革与发展:教育对社会转型的适应 50
三、期待改变的中国教育:价值、能力、制度 56
第二章 生命—生存—生活:实践现代教育的三个基点 63
第一节 “三生教育”的产生背景 64
一、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 64
二、“三生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67
第二节 “三生教育”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73
一、生命教育: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 74
二、生存教育:强化意志、掌握技能、主动适应 76
三、生活教育:立足现实、注重体验、追求幸福 78
第三章 价值教育:塑造“有尊严的现代人” 81
第一节 认识生命意义,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 82
一、认识生命教育的价值 82
二、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84
第二节 理解生存环境,掌握生存技能,强化生存意志 86
一、认识生存教育的价值 86
二、实施生存教育的方式 88
第三节 把握生活智慧,理解生活意义,追求幸福生活 90
一、认识生活教育的价值 90
二、实施生活教育的措施 92
第四章 能力提升:促进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96
第一节 构建符合“三生教育”要求的学校课程体系 97
一、构建课程体系:落实“三生教育”价值的必由之路 97
二、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和策略 99
第二节 能力优化:奠定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03
一、奠定基础:掌握知识经济时代安身立命的本领 103
二、培养精英:在社会需要和个人成才上达成统一 113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公民教育 122
一、公民教育的缘起和发展 122
二、应如何开展公民教育 125
第五章 制度设计: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129
第一节 自主、多元、开放:实现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 130
一、学会自主: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31
二、尊重多元:现代教育实现的必要前提 132
三、开放包容:现代教育实现的基本保障 133
第二节 走向“公共治理”:实现教育的“公共服务” 134
一、坚定“行政管理”走向“公共服务”的目标,加快转换的步伐 134
二、完善教育资源分配模式 138
三、改进教育供给与管理体制 141
第三节 “活而不乱”和“专业化成长”:实现人力资源开发转换 145
一、根据不同教育类型的特点,搞活教育人才流动的机制 147
二、强化教育人力资源的“专业性发展” 153
第四节 从“外在监控”到“自主管理”:实现质量保障机制转换 164
一、我们怎么理解“教育质量” 164
二、构建适合“三生教育”的评价制度 166
第五节 从“计划配置”到“多元运作”:动态中优化布局结构 169
一、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169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171
三、优化教育层次类别,促进人才合理衔接 172
四、加强终身教育,服务职业变化和社会和谐 174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教育 177
第一节 畅想未来教育 180
一、不是科幻小说:对未来教育的一种描绘 180
二、面对未来教育的思考 183
第二节 从“价值—能力—制度”的视角看未来教育 185
一、价值取向:超越主体性的局限,走向万物一体 186
二、超越能力:从探究生活到开启智慧的学习 188
三、无边界的教育:全球化的终身学习体系 190
第三节 在开放中实现共同发展:打造面向未来的学校 194
一、提升教育者的管理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 197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有意义的学而教 198
三、整合信息化教育环境:打造学校“云教育”平台 200
结语 203
附录 204
我的现代教育观——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演讲 204
关于现代教育价值建设问题——在全国校长峰会上的演讲 218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在云南大学生形势报告会上的演讲 226
实施“三生教育” 建设现代教育价值——在中国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