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刑法探索》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丽卿著
  • 出 版 社: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9866842955
  • 页数:556 页
图书介绍:

第壹篇 犯罪论 1

第一章 责任能力与精神障碍 3

壹、前言 5

贰、责任能力之基础 5

叄、影响责任能力之生理要素 8

一、病理之精神障碍 10

二、深度之意识障碍 10

三、心智薄弱 11

四、其他严重之精神反常 11

肆、影响责任能力之心理要素 13

伍、限制责任能力之争议 16

陆、责任能力之立法方式 19

一、生物学之立法方式 19

二、心理学之立法方式 20

三、混合之立法方式 21

柒、与责任能力相关之刑法修正评估 23

一、责任能力之立法 23

二、原因自由行为之明文化 26

三、监护处分 28

四、配合第十九条修正之分则规定 30

捌、结语 32

第二章 原因自由行为 35

壹、前言 37

贰、原因自由行为之意义 39

叄、原因自由行为之沿革 40

肆、原因自由行为之种类 41

一、故意的原因自由行为 41

二、过失的原因自由行为 42

三、新法修正 42

伍、原因自由行为之可罚性基础 43

一、例外说(习惯法上的例外) 43

二、前置说(构成要件说) 44

陆、原因自由行为与酗酒驾车行为 46

柒、原因自由行为与麻醉状态下之违法行为 48

捌、结论与建议 51

第三章 刑事责任相关之立法修正评估 53

壹、前言 57

贰、不纯正不作为犯规定 58

一、旧法规定及修正理由 58

二、新法规定及适用 58

叄、禁止错误之处理 59

一、旧法规定及修正理由 60

二、新法规定及适用 61

三、能否避免错误之判断 63

肆、与责任能力相关之修正 67

一、第十九条规定 68

二、第十九条第三项原因自由行为明文化 80

三、第八十七条监护处分 92

四、配合第十九条之分则修正 99

伍、结语 100

第四章 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之认定 109

壹、前言 111

贰、精神障碍或其他心智缺陷之症状 112

一、仪表障碍 114

二、态度与意识的障碍 114

三、定向感障碍 115

四、注意力、知觉与情感障碍 116

五、语言、智能与记忆障碍 116

六、病识感障碍 117

七、人格障碍 118

八、欲望障碍 119

九、思考障碍 119

叄、精神医学上之认定 122

肆、法律学上之认定 126

一、精神卫生法第三条 126

二、旧刑法第十九条 128

三、新刑法第十九条 129

伍、结语 132

第五章 废弛职务致酿灾害的客观归责 135

壹、前言 137

贰、废弛职务致酿灾害的构成要件 138

一、故意废弛职务 139

二、酿成灾害 140

三、因果关系 140

叄、结论 174

第贰篇 刑罚论 177

第一章 褫夺公权制度之研究 179

壹、前言 183

贰、褫夺公权的性质 184

叄、比较法上的观察 184

一、日本 185

二、德国 188

三、小结 194

肆、褫夺公权的刑罚理由 195

伍、我国执行褫夺公权制度的困境 196

一、褫夺公权的内容不当扩张 197

二、其他法规凌驾刑法规定的限制 198

三、裁量褫夺的要件不够明确 199

四、有期褫夺的执行始点无法掌握 200

五、从刑得否长于主刑迭有争议 201

六、剥夺职业权背离宪法精神 202

陆、新刑法褫夺公权之修正与评析 203

一、修正要点评释 204

二、比较理想的规范设计 207

柒、结语 211

第二章 连续犯的规定应否废除 213

壹、争点所在 215

贰、出于概括的犯意 215

叄、连续为数个同种之行为 217

肆、犯同一之罪名 217

伍、连续犯的处罚 221

陆、结语 222

柒、新法修正 223

第三章 假释制度之回顾与展望 225

壹、前言 229

贰、假释制度的起源及沿革 230

一、近代假释制度之起源及沿革 230

二、我国古代假释制度之起源 232

叄、假释制度的刑罚理论基础 234

一、假释制度与应报理论的关系 235

二、假释制度与一般预防理论的关系 236

三、假释制度与特别预防理论的关系 237

四、假释制度与综合理论的关系 238

肆、实务执行假释的实况及评估 240

伍、假释的要件 243

一、沿革 243

二、评述 247

陆、假释的撤销 260

一、沿革 260

二、评述 262

柒、假释之效力 269

一、沿革 269

二、评述 271

捌、执行刑之合并 276

一、沿革 276

二、评述 278

玖、展望(代结语) 281

第四章 刑法时效制度之回顾与展望 283

壹、前言 287

贰、时效的沿革 288

一、欧陆时效制度的沿革 288

二、我国时效制度的沿革 289

叄、时效的学理根据 290

一、痛苦代刑说 291

二、改过迁善说 292

三、证据消灭说 292

四、秩序回复说 292

五、怠于行使说 293

六、小结 293

肆、时效规定的体例 295

一、实体法性质 296

二、程序法性质 296

三、混合法性质 297

四、小结 297

伍、追诉权时效的具体讨论 298

一、追诉权时效的意义 298

二、追诉权时效的期间 299

三、时效的起算 304

四、追诉权时效的停止 305

五、追诉权时效停止原因的消灭 308

六、追诉权时效的法律效果 309

七、追诉权时效在审判中与侦查中的情形 310

陆、行刑权时效的具体讨论 312

一、行刑权时效的意义 312

二、行刑权时效的期间 312

三、行刑权时效的起算 315

四、行刑权时效的停止 316

五、行刑权时效的法律效果 317

柒、结语与展望 318

第参篇 财产犯罪 321

第一章 窃盗与抢夺的界线 323

壹、争点所在 325

贰、窃盗罪的构成要件 325

一、主观不法构成要件 326

二、客观不法构成要件 327

叄、抢夺罪的构成要件 329

一、主观不法构成要件 330

二、客观不法构成要件 330

肆、结语 331

第二章 无权使用或窃占 333

壹、前言 335

贰、实务见解的更迭 336

一、不构成窃占罪 336

二、构成窃占罪 337

叄、无权使用的侵权行为 338

肆、窃占罪的构成要件 340

一、主观的不法要素 341

二、须有窃占的行为 342

三、行为客体必须是他人之不动产 343

伍、结语 344

第三章 机器与诈欺 347

壹、前言 349

贰、诈欺罪的基本架构 349

一、施用诈术 350

二、陷于错误 351

二、财产处分 351

四、财产损害 352

叄、机器不会陷于错误 355

肆、处罚滥用机器的立法建议(代结语) 356

第肆篇 判解评析 359

第一章 心神丧失与精神鑑定 361

壹、案例事实 363

贰、裁判要旨 363

叄、判决评析 365

一、心神丧失与罪责能力 365

二、精神鑑定与法院判决的关系 368

肆、建议 369

一、专家参审的可行性 369

二、修正刑法第十九条的规定 371

三、开设「司法精神医学」之课程 374

第二章 酗酒驾车在交通往来中的抽象危险 377

壹、案例事实 379

贰、裁判要旨 379

一、从罪刑法定原则言 379

二、从刑事证据法则言 381

叄、判决评析 382

一、本罪为抽象危险犯 382

二、本罪为继续犯 387

三、关于「不能安全驾驶」的故意与过失 388

肆、结语 394

第三章 强盗罪与诈欺罪的难题 395

壹、案例事实 397

贰、判决要旨 397

叄、判决评析 398

一、强盗罪的不法所有意图 399

二、机器不能陷于错误 408

肆、结语 411

第伍篇 实例讲座 415

第一章 都是瓦斯外泄惹的祸 417

壹、前言 419

贰、降低风险的行为 419

叄、推测的承诺 420

肆、假象避难 421

一、二阶论 422

二、三阶论 423

伍、结语 425

第二章 精神障碍犯罪者之犯罪 427

壹、争点 429

贰、责任能力之修正 429

一、旧法规定及修正理由 430

二、新法规定及适用 432

叄、连续犯与接续犯 435

肆、重伤之定义 436

伍、结语 437

第三章 乐极生悲 439

壹、前言 441

贰、构成要件该当性 441

一、构成要件结果之实现 441

二、不为期待的行为 442

三、作为的可能性 442

四、因果关系与客观归责 443

五、保证人地位 444

六、不作为必须与作为等价 444

七、客观注意义务的违反与客观预见可能性 445

叄、违法性与罪责 446

肆、结语 446

第四章 无法避免的禁止错误 447

壹、前言 449

贰、禁止错误之意义与种类 450

一、直接禁止错误 451

二、间接禁止错误 451

叄、旧法规定及修正理由 452

肆、新法规定及适用 453

一、符合刑事责任法理 453

二、涵盖消极的违法性错误 454

三、「旧法」过渡至「新法」适用上之不同结果 455

伍、能否避免错误之判断 455

一、无法避免的禁止错误 456

二、可以避免的禁止错误 457

陆、结语 459

第五章 祸从天降 461

壹、前言 463

贰、原因自由行为 463

一、原因自由行为的种类 464

二、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基础 465

叄、麻醉状态下的违法行为 466

肆、原因自由行为与麻醉状态下违法行为的区别 468

伍、结语 469

第六章 无期待可能性 471

壹、争点 473

贰、无期待可能性的法理与起源 473

叄、无期待可能性的适用范围 474

肆、结语 477

第七章 故意曝光大峡谷底片 479

壹、前言 481

贰、可能成立毁损罪 481

一、客观构成要件 481

二、主观构成要件 483

三、小结 483

叄、可能构成背信罪 483

一、客观构成要件 484

二、主观构成要件 485

三、小结 485

肆、结语 485

第八章 牵连转想像与连续转包括 487

壹、前言 489

贰、牵连犯废除后之法律适用 489

叄、新型态之包括一罪 490

肆、结语 491

一、甲构成刑法第三二一条第一项之加重窃盗罪 491

二、甲前后十次加重窃盗的行为,应可认为属于包括一罪 492

第陆篇 附录 495

新修正刑法之要点与评析 497

壹、前言 501

贰、法例 502

一、罪刑法定主义 502

二、从旧从轻原则 503

三、刑法上之名词定义 503

叄、刑法总则之犯罪论部份 508

一、禁止错误 508

二、责任能力 511

三、原因自由行为明文化 514

四、未遂犯 515

五、正犯与共犯 519

肆、刑法总则之竞合论部份 523

一、牵连犯之删除 523

二、连续犯之删除 524

三、想象竞合之量定宣告刑 525

伍、刑法总则之刑罚论部份 526

一、刑之部分 526

二、累犯 531

三、刑之酌科及加减 532

四、缓刑 534

五、假释 535

六、时效 537

七、保安处分 541

陆、刑法分则之部份 545

一、常业犯之删除 545

二、犯罪构成要件之修正 546

柒、结语 548

名词索引 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