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5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5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10
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内涵界定 13
1.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 13
1.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 17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20
1.4.1 研究思路 20
1.4.2 研究方法 21
1.4.3 创新点 22
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的理论新视角——要素优势综合动因假说 24
2.1 要素优势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的基础 24
2.1.1 国际分工演进的过程 25
2.1.2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分工由产品分工向要素分工发展 26
2.1.3 要素优势是国际分工的基础 28
2.2 要素优势综合动因假说 29
2.2.1 要素优势综合动因假说的提出和内容 31
2.2.2 要素优势综合动因假说的包容性与适用性 40
2.3 要素优势综合动因假说的影响因素 43
2.3.1 影响要素优势综合动因假说的宏观因素 43
2.3.2 影响要素优势综合动因假说的微观因素 48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基本分析 52
3.1 中国作为投资母国的要素现状 52
3.1.1 生产要素状况 52
3.1.2 市场要素状况 53
3.1.3 战略要素状况 53
3.1.4 政策要素状况 54
3.2 东道国的要素现状 55
3.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力 57
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实证分析 60
4.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潜力 60
4.1.1 基于IDP理论的投资规模潜力分析 60
4.1.2 基于综合因素法的投资规模潜力分析 73
4.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潜力 78
4.2.1 产业选择的基准 80
4.2.2 产业选择潜力的实证分析 83
4.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潜力 92
4.3.1 区位选择的基准 93
4.3.2 区位选择潜力的实证分析 95
4.3.3 区位选择的潜力分析 101
4.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其他潜力 105
4.4.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潜力 106
4.4.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潜力 111
5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的发挥 118
5.1 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发挥的因素 118
5.1.1 国际经济因素 118
5.1.2 国家与政府因素 122
5.1.3 企业因素 126
5.2 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发挥的对策建议 128
5.2.1 贸易与投资政策相协调 129
5.2.2 “走出去”战略与能源战略、对外援助战略相结合 129
5.2.3 贸易与投资机制相促进 132
6 结论与展望 136
6.1 主要观点总结 136
6.2 不足之处及研究方向展望 138
参考文献 140
附录 150
致谢 166
图目录 51
图2-1 战略并购与生产要素组合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51
图4-1 五阶段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62
图4-2 净对外直接投资额与人均GDP 66
图4-3 五阶段与IPI指标曲线 70
图4-4 1985~2008年IPI指标的变动 71
图4-5 产业选择的“发散”性质 82
表目录 28
表2-1 人类社会对生产要素认知的发展历程 28
表2-2 企业国际化驱动因素分类 33
表3-1 2006年关于企业国际化驱动因素分类及频数分布的调查结果 58
表4-1 中国人均GDP和净对外直接投资额 64
表4-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资额的增长率比较 68
表4-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IPI指标值 70
表4-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预测 78
表4-5 2003~2007年中国主要产业显示性投资优势指数 86
表4-6 2003~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各产业静态集聚指数 87
表4-7 2004~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各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90
表4-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潜力 91
表4-9 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值前15位的国家(地区) 99
表4-10 后向回归分析结果 100
表4-11 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伙伴情况 102
表4-1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地区)分组 103
表4-13 独资形式与合资形式的利弊比较 112